[发明专利]一种无码头物资装卸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9013.3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0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蔡军锋;宣兆龙;向红军;姚恺;傅孝忠;任新智;苑希超;武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67/62 | 分类号: | B65G67/62;B65G41/00;B63B3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3 | 代理人: | 杨亚慧;刘兰芳 |
地址: | 05000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码头 物资 装卸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码头物资装卸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前气囊仓、后气囊仓和传送带,传送机构包括左立板、下板和右立板且三者依次连接形成盒状结构,左立板与右立板结构相同且二者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有气泵和可将气泵产生的气体送入前气囊仓和后气囊仓的气管,第二固定板上设有控制单元、电缆和电池组,第三固定板上设有驱动齿轮和可驱动驱动齿轮的驱动电机,电缆连接气泵和驱动电机并通过控制控制单元使气泵和驱动电机在电池组电能作用下驱动,驱动电机可带动传送带旋转。本发明能够快速将登陆舰船装备物资卸载传送上岸。本发明适合在渡海登陆作战装备物资离舰卸载输送中广泛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军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无码头物资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渡海登陆作战是当前与未来主要作战模式之一,在渡海登陆作战中,困扰部队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在抢滩登陆过程中诸如弹药、给养、维修器材等装备物资的补给问题,为防止搁浅,登陆舰船往往距岸滩近100米左右就停止前进,要求两栖作战装备或步兵分队在火力掩护下进行武装泅渡,抢滩登陆。目前,登陆舰船上装备物资的卸载与运送上岸,主要靠战士通过“手搬肩扛”的模式进行卸载,通过武装泅渡搬运上岸,由于人力自身条件限制,抢滩登陆过程中装备物资卸载上岸成为制约部队登陆作战弹药等装备物资补给的主要问题,这将严重影响部队战斗进程和战争胜负。
目前,军内外科研院所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研制或改装两栖装备物资输送车,将弹药等装备物资装器材装载在输送车辆上直接从登陆舰船运送至岸滩进行补给,但由于登陆舰船空间有限,两栖装备物资输送车体量巨大,不能满足大量弹药等装备物资的装载运输,大部分装备物资还需直接装载在登陆舰船内部,大量装备物资的卸载输送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二是针对当前登陆舰船卸载特点,研制橡皮艇、漂浮筏等简易水上漂浮运载器材,通过简易漂浮装置将装备物资从登陆舰船运至岸边,但由于海岸滩涂阵地战场环境的复杂性,这些简易漂浮运载器材不能完全抵达岸滩,最终还需战士通过“手搬肩扛”的模式通过浅滩水域,不能有效解决装备物资离舰卸载上岸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码头物资装卸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码头物资装卸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前气囊仓、后气囊仓和传送带,所述前气囊仓和所述后气囊仓结构相同且均与所述传送机构下侧相连,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左立板、下板和右立板且三者依次连接形成盒状结构,所述左立板与所述右立板结构相同且二者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气泵和可将所述气泵产生的气体送入所述前气囊仓和所述后气囊仓的气管,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控制单元、电缆和电池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滚筒,所述第三固定板上设有驱动齿轮和可驱动所述驱动齿轮的驱动电机,所述电缆连接所述气泵和所述驱动电机并通过控制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气泵和所述驱动电机在所述电池组电能作用下驱动,所述驱动电机可带动所述传送带旋转,所述前气囊仓包括若干个气囊组件、气囊仓壳体和气囊仓盖,所述气囊仓盖与所述气囊仓壳体通过若干个铰链相连,所述气囊组件包括气囊、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和第四伸缩杆,所述气囊一侧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固定、另一侧与所述第三伸缩杆和所述第四伸缩杆固定,所述气囊充气后可顶开所述气囊仓盖并拉出所述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和所述第四伸缩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90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焦炭塔自动冷焦工艺方法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