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走管涵清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7110.9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1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旭;张雷;余国平;温博文;李放;沈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36 | 分类号: | F16L55/36;F16L55/40;F16L10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走 清淤 装置 | ||
1.一种自行走管涵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于前端的一主喷头(1)和设置在主喷头(1)后面的多个副喷头(2),主喷头(1)和首个副喷头(2)之间以及相邻副喷头(2)之间均通过一连接水管(3)首尾相接,内腔连通形成水路通道,末端的副喷头(2)与一高压软管(7)相接;在主喷头(1)中部设有一与连接水管(3)相联通的主通道(11),在每个副喷头中部均设有一与连接水管(3)相联通的进水通道(21),在主喷头(1)的主通道(11)四周设有多个一端与主通道(11)相联通,另一端朝副喷头(2)方向设置并用于向外喷射高压水的引流管道(12),在每个副喷头(2)内、副喷头(2)的进水通道(21)四周均设有多个一端与进水通道(21)中部相联通,另一端向相邻副喷头(2)前端设置并向外喷射高压水的喷流管道(22);所述高压软管(7)将高压水引入各个副喷头(2)和主喷头(1)后经引流管道(12)和喷流管道(22)喷出高压水,所喷出的高压水形成引导主喷头(1)和各个副喷头(2)向前行走的反向推力,促使主喷头(1)和所有副喷头(2)向前行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走管涵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软管(7)与高压水泵(9)的出水口相连通,且高压软管(7)部分缠绕在一卷扬机(8)上,通过卷扬机(8)将主喷头(1)和所有副喷头(2)拉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走管涵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头(1)呈圆锥形,副喷头(2)呈圆台状,主喷头(1)和副喷头(2)直径较小的一端靠前设置,直径较大的一端靠后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走管涵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头(1)和副喷头(2)均采用(304或316不锈钢)制成,内部呈空心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走管涵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道(11)和进水通道(21)分别沿主喷头(1)和副喷头(2)轴向方向设置,引流管道(12)与主通道(11)之间、喷流管道(22)与进水通道(21)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在30-6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行走管涵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主喷头(1)和副喷头(2)上均连接有一个防护环(5),所述防护环(5)直径与主喷头(1)或副喷头(2)的最大直径相等或大于主喷头(1)或副喷头(2)的最大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走管涵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环(5)与主喷头(1)或副喷头(2)之间均通过多个连杆(6)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行走管涵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副喷头(2)的前后两端以及主喷头(1)的连接端均设有一个用于与连接水管(3)相联通的连接头(4),所述连接头(4)呈筒状,与连接水管(3)相套接或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走管涵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副喷头(2)和主喷头(1)的连接头(4)旁、主喷头(1)和副喷头(2)上均设有多个螺纹孔,在每个连接水管(3)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多个向外延伸的支耳(31),在每个支耳(31)中部均设有一个与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32),所述连接水管(3)的端部通过螺栓穿过通孔后与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走管涵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副喷头(2)的喷流管道(22)出水口的投影呈交错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71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