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凉拌罗非鱼鱼皮脆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4733.0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4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黄义和;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
主分类号: | A23L17/10 | 分类号: | A23L17/10;A23L5/10;A23L5/20;A23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黄骏鹏 |
地址: | 350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凉拌 罗非鱼 鱼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食鱼皮,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凉拌罗非鱼鱼皮脆度的方法。其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将整条罗非鱼剖成宽为2~4cm,长为4~5cm厚度为0.5~2cm的片肉后,在片肉上除肉后得到小带磷鱼皮;置于碱水溶液中浸泡后去磷、水洗至中性;用冰水冷却取出后,冷冻得到冻鱼皮;经水解冻,浸没于无菌水中解冻2~3h,并得到即食鱼皮,加入其重量0.5~3倍的含有乳糖的调味料得到凉拌罗非鱼鱼皮。本发明将带磷鱼皮在碱中浸泡可防止鱼皮的表皮过度破坏,以保持其较好的脆度,除磷后冷冻得到的冻鱼皮,浸没于水中解冻使鱼皮中出现均匀的微孔,再加入含有乳糖的调味料,通过微孔,提高解冻后的鱼皮中组织之间的交联,从而提高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食鱼皮,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凉拌罗非鱼鱼皮脆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是我国的主要鱼类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目前我国养殖的主要是杂交品种,个体较大,产量高。罗非鱼除少量鲜品销售外,大多数加工成冻鱼片、鱼条进行销售。在生产冻鱼片、鱼条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下脚料,其重量约占整鱼的40~55%。大多数加工企业将这些下脚料加工成为饲料廉价销售,经济效益较低。
为提高经济效益,对于罗非鱼鱼皮的利用大多是从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其提取成本高,提取效率低,未能有效的充分利用鱼皮。
目前,未有相关的报道将罗非鱼鱼皮加工为即食的凉拌鱼皮。
在专利公开号为CN110279077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即食风味鱼皮的制备方法,采用碱和酶的加工工艺,工艺复杂,成本更高。
在专利公开号为CN1557171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罗非鱼鱼皮的加工工艺,其先将鱼皮去磷和去残肉后,依次通过碱液浸泡-清水浸泡-臭氧0~5℃冰水浸泡-70~80℃的热水浸泡-臭氧水浸泡得到鱼皮。该种方法采用臭氧杀菌,由于臭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可将鱼皮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氧化,降低了鱼皮原先的风味和生物活性物质的保健功能,造成鱼皮组织中的还原性蛋白质氧化和变性,破坏了组织结构,降低爽脆值;后另外,其鱼皮为加工的下脚料,其取得的方式为先去大部分的鱼鳞,再片取鱼肉得到鱼皮,鱼皮表面组织破坏后,又直接与高温水接触和碱泡,使鱼皮过多的弹性蛋白流失,无法得到组织完好的鱼皮,韧性差,由此降低凉拌鱼皮的爽脆度。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先去肉再通过碱浸泡去磷的方式,提高凉拌罗非鱼鱼皮脆度的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提高凉拌罗非鱼鱼皮脆度的方法,其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
S1将整条罗非鱼剖成宽为2~4cm,长为4~5cm厚度为0.5~2cm的片肉后,在片肉上除肉后得到小片的带磷鱼皮;
S2将带磷鱼皮置于浓度为0.8~2.0g/L的碱水溶液中浸泡30~60min后,去磷,水洗至中性;
S3将去磷后的鱼皮用0~5℃冰水冷却取出后,将冷却取出后的鱼皮冷冻后得到冻鱼皮;
S4解冻和清洗:将所得到的冻鱼皮水解冻,将去除外包装的冻鱼皮浸没于≤15℃的无菌水中解冻2~3h;将解冻后的鱼皮浸泡在温度不大于25℃的无菌水中,以清洗,浸泡时间不大于6h,无菌水与鱼皮按重量比为2∶1,得到即食鱼皮;
S5将所得的即食鱼皮加入其重量0.5~3倍的含有乳糖的调味料得到凉拌罗非鱼鱼皮。
进一步的,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将片肉除肉后放入0.8~2.0g/L碱水溶液中杀菌处理10~30min后捞起鱼皮,用水洗净并放置在阴凉处沥干后得到小片的带磷鱼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未经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47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