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环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9660.6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2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芝;韩双;宋少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7/12 | 分类号: | C07D307/12;A61K31/341;A61P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飞扬灵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55 | 代理人: | 靳玲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倍半萜 化合物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单环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用途,具体涉及从药用植物灯盏细辛全草中分离得到的8个具有相同平面结构的单环倍半萜类化合物(四对对映异构体),及其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单环倍半萜类化合物或其盐是从菊科飞蓬属植物灯盏细辛(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中同时分离得到的。其结构如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单环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用途,具体涉及从药用植物灯盏细辛全草中分离得到的8个具有相同平面结构的单环倍半萜类化合物(四对对映异构体),及其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灯盏细辛,又名灯盏花、灯盏草、短茎飞蓬,为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多见于山地疏林下、草丛或向阳坡地。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四川、贵州和西藏等西南部地区,其性寒,味辛、微苦、温,归心、肝经,全草入药,具有散热解表、舒经治瘫、活血通络止痛、祛风散寒的功效,已收入2015年版《中国药典》。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灯盏细辛具有心脑血管保护、神经保护、抗氧化、抗癌等药理作用。
灯盏细辛为传统中药,主要用于治疗脑中风及其后遗症。自20世纪80年代,已开发了片剂和注射剂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引起的瘫痪、冠心病、心绞痛、急性肾功能衰退等,在临床上有非常确切的疗效。目前研究中,灯盏乙素(野黄芩苷)及二咖啡酰基奎宁酸酯类化合物是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萜类天然产物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生物活性多样性,我们不难从中发现一些研究报道关于萜类成分在心血管疾病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最有效的萜类包括潜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citronellol,linalool,预防血栓形成的(+)-nootkatone和石竹烯氧化物,以及防止或改善心肌梗死的triptolide。一些临床试验也提供了萜类成分如sterol glycosides,ginsenosides and carotenoid等在心血管医药领域发挥的巨大潜力。但对于该类化合物的研究还很有限,有待于更进一步地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系列单环倍半萜类化合物、异构体或其盐,其结构如下: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单环倍半萜类化合物、异构体或其盐:
所述的单环倍半萜类化合物、异构体或其盐是从菊科飞蓬属植物灯盏细辛(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中同时分离得到的。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单环倍半萜类化合物、异构体或其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灯盏细辛干燥全草以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得浸膏,浸膏采用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进行萃取得到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层及水层浸膏;
(2)将水层浸膏经大孔吸附树脂柱使用乙醇-水系统(50%-80%)进行快速梯度洗脱,经硅胶薄层检识分为三个馏分A、B、C;
(3)馏分C再经快速减压硅胶柱色谱以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醇-水系统(9.0:1.0:0.0-1.0:1.0:0.8)进行快速梯度洗脱,经硅胶薄层检识进行合并后共得三个馏分C1、C2、C3;
(4)馏分C1经聚酰胺柱色谱,以乙醇-水系统(60%-90%)进行梯度洗脱,共收集到三个组分C1-1、C1-2、C1-3。
(5)所得组分C1-1经凝胶柱色谱以乙醇-水(60:40)进行等度洗脱,得到三个组C1-1-1、C1-1-2、C1-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96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