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译码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8982.9 | 申请日: | 202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4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沈立人;谢靖愉;蔡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H03M13/11 | 分类号: | H03M13/11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易滨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译码 方法 设备 存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译码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其方法包括:对1024个比特数据进行译码处理,每次执行单元函数译码4个,接着将数组password的元素值传入switch语句,password的每一个元素都代表一种控制函数的选项,并将当前单元函数的最低行值传入function_back函数的形参j,执行function_back函数,执行结束后单元译码函数行数增加4,password数组读取至下一个元素;循环执行,直到所有数据译码完成;最终得到译码后的数据。一种快速译码设备及存储设备,用于实现一种快速译码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中快速译码方法,以4个比特数据为一个单元,对码长为1024的数据进行快速译码,误码率低,运行速度快;使用bool数据替代整形数据,提高了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译码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
背景技术
信道编码一直是通信领域的基础和核心问题,其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通信系统的新一轮演进或变革。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人们对于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的业务需求也急剧增加。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数据传输越来越快,这对于传输信号的处理要求越来越高,要保证信息在随机信道上高效和可靠传输,随之而来更多更新的编译码算法不断被提出,Polar码便是其中之一,并且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比如在无人机的图像传输应用上,由于信号的限制无人机只能在距离基站三公里的范围内活动,并且传输的图像质量不够清晰,远远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这就需要优化编译码算法,让图像信息传输更加有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译码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一种快速译码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码长为1024的待译码比特数据;并定义数组a和数组b;其中,数组a为一个1024行11列的浮点型二维数组,数组b为一个1024行11列的bool型二维数组;
S102:将所述的码长为1024的待译码比特数据从第一位开始依次读入数组a的第10列中;然后从数组a的第10列开始,根据译码原理,依次对数组a的各列进行f运算,并将运算结果存入数组a的对应的元素中;
S103:定义数组password,并将数组password初始化为预设值;所述数组password为大小为255的一维数组;
S104:定义单元译码函数:所述单元译码函数根据译码原理,以4个比特数据为一个译码单元进行译码;
S105:定义反推函数function_back:所述反推函数function_back的形参为j和v;所述反推函数function_back用于根据译码原理及j、v的值,对数组a和数组b中的对应元素进行异或运算、f运算和g运算;其中,形参j的实参为行值clue_k;其中,k∈[0,7]中的整数;且k=v-2,代表需要对数组b中的元素进行异或运算的次数;
S106:使用switch语句执行所述数组password中的对应元素对所述单元译码函数和所述反推函数function_back的调用操作;具体如下:
1)case 0:调用单元译码函数1次,单元译码函数的行值clue自增4;调用反推函数function_back 1次,形参v为2;调用完后,clue_0自增8;然后继续调用单元译码函数1次,单元译码函数译码的4个比特数据的第一个比特数据在数组a中所对应的行值clue自增4;其中,clue的初始值为0,所述反推函数function_back的形参j对应行值clue_0,且clue_0的初始值为0;
2)case k:调用反推函数function_back 1次,每次调用反推函数function_back后clue_k自增2^(v+1);其中,k=1,2,…,7;反推函数function_back的形参v=k+2,形参j=clue_k,clue_k在首次被调用的值为0;clue_k为定义的中间变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89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