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呕吐毒素解毒剂及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4233.0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3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标;唐寅芳;张富明;韩立虎;母绍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启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20/28 | 分类号: | A23K20/28;A23K10/16;A23K10/30;A23K20/174;A23K20/20;A23K20/142;A23K10/18;A23L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呕吐 毒素 解毒剂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呕吐毒素解毒剂及制备工艺,由枯草芽孢杆菌、维生素C、蒙脱石、酵母细胞壁、植物提取物、蛋氨酸锌组成。本发明提供的呕吐毒素解毒剂对呕吐毒素具有明显的作用效果,同时本发明产品能够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对饲料及养殖行业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霉菌毒素降解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呕吐毒素解毒剂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霉菌毒素是真菌代谢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存在于饲料及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饲料及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饲料企业及养殖企业共同面临的一个全球性难题,通常情况下在较大的湿度情况下容易滋生霉菌及霉菌毒素。是由曲霉菌素、青霉菌素、镰刀菌素在一定温湿条件下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生产过程中危害较大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等。其中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类强烈生物碱性的化合物,也是目前为止最强的致癌性物质,其主要危害的作物有花生、大米、豆类等作物。
霉菌毒素几乎影响畜禽的各个器官,特别是对肝脏、肾脏、口腔、胃肠道、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在外观上直接表现为畜禽采食量下降、体重增加缓慢、呕吐等,这样使得饲料的转化率下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呈现较强的碱性,此类毒素中毒主要危害口腔、胃肠道等,通过影响蛋白质合成及机体免疫来发挥毒性作用。
通常呕吐毒素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再加工、存储过程中被破坏,目前对霉菌毒素脱毒处理主要有:机械脱毒、生物脱毒、化学脱毒及物理吸附脱毒等方法。其中,物理脱毒操作繁杂、成本高昂等缺陷,化学脱毒因化学品残留问题无法在生产实践中有效使用;吸附剂脱毒法主要是通过在饲料或谷物中添加各种吸附剂,可以吸附霉菌毒素的物质,使毒素在经过动物肠道时不被动物所吸收,直接排出体外。目前饲料市场上较为成熟且较可行的一种霉菌毒素脱毒方法,但霉菌毒素结构多样性常规吸附剂不能有效解决多种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危害问题,有鉴于此,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呕吐毒素解毒剂及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脱霉剂产品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抑制呕吐毒素产生菌滋生、降解和吸附霉菌毒素等方式,解决畜禽养殖饲料及原料霉菌毒素污染问题,同时可以促进畜禽肠道菌群平衡,提高畜禽的免疫能力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及制备工艺。
本发明提供的呕吐毒素解毒剂及制备工艺,其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其特征在于,由枯草芽孢杆菌、维生素C、蒙脱石、酵母细胞壁、植物提取物、蛋氨酸锌组成霉菌毒素吸附剂的主要成分。
所述天然植物提取物是由金银花提取物、甘草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夏桑菊组成。
一种呕吐毒素解毒剂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公布的呕吐毒素解毒剂,蒙脱石质量分数占30%,酵母细胞壁质量分数占65%,维生素C质量分数占1%、枯草芽孢质量分数占2.7%、植物提取物质量分数占1%、蛋氨酸锌质量分数占0.3%。
所述植物提取物是由金银花提取物、甘草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夏桑菊等质量比例混合。
所述蒙脱石为纯度99.5%的高纯度纳米蒙脱石。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制备种呕吐毒素解毒剂及制备工艺可以应用到畜禽饲料方面,在畜禽养殖饲料中加入上述霉菌毒素吸附剂在各种畜禽养殖饲料中均可适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呕吐毒素解毒剂及制备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畜禽霉菌毒素吸附剂制备工艺,产品制作工艺简单、易得,规模化生产时按照配方比例,将所需原料混合均匀、真空包装即可。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呕吐毒素解毒剂,可以有效的吸附和降解霉菌毒素,减轻霉菌毒素对养殖及畜禽生长的危害。
调节畜禽肠道环境、增强畜禽的消化吸收能力、免疫能力、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抑制有害菌的滋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启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启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4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