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爆汽车上下电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0782.0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1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神拓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洪铭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汽车 上下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汽车上下电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备用电源根据开关闭合信号输出电能至整车控制器、显示模块、电源控制器以及安全模块;S2、整车控制器获取上电信息并判断所述上电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上电条件,若上电信息满足上电条件则整车控制器发送上电指令至电源控制器;S3、低压用电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进行自检以得到自检结果,根据自检结果电源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池箱和第二电池箱上电或终止;S4、电源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池箱和第二电池箱内的电源变换器两路输出至低压用电系统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本发明通过满足上电条件,且在系统自检合格的前提下才完成系统的上电,以提高汽车上电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爆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爆汽车上下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有着高效率、零排放和低噪声等优良性能,近年来,随着电机、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了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电动汽车采用高压电池作为动力源,以一种大功率、高性能电机作为驱动源,由于整车利用高压驱动,以确保整车的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必须对整车状态进行检测和统一管理。
现有电动汽车在上电都是驾驶员进入驾驶室后直接控制控制器以及用电设备上电则完成整车的上电,若驾驶员想要关闭汽车时都是直接断开汽车内控制器与用电设备的电源,从而完成汽车的上电和下电。但是对于防爆电动汽车,若是直接进行汽车的上电与下电,若汽车内部件发生故障直接上电会影响整车的安全性能,不利于汽车的安全驾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防爆汽车上下电控制方法,能够多重自检后再逐级进行上电,以提高汽车上电的安全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防爆汽车上下电控制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爆汽车上下电控制方法:包括:
S1、备用电源根据开关闭合信号输出电能至整车控制器、显示模块、电源控制器以及安全模块;
S2、所述整车控制器获取上电信息并判断所述上电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上电条件,若所述上电信息满足所述上电条件则整车控制器发送上电指令至所述电源控制器;
S3、低压用电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进行自检以得到自检结果,根据自检结果所述电源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池箱和第二电池箱上电或终止;
S4、所述第一电池箱和所述第二电池箱内的电源变换器两路输出至所述低压用电系统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防爆汽车上下电控制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备用电源启动后提供电能至电源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当满足上电条件后整车控制器才发送上电指令至电源控制器,待低压用电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自检正常后电源控制器给第一电池箱和第二电池箱上电,则第一电池箱和第二电池箱的电源变换器提供电源给低压用电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从而保证低压用电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安全且稳定的上电。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一种防爆汽车上下电控制方法,还包括:
S5、获取断电刷卡信号和/或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故障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整车控制器;
S6、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故障信息和/或断电刷卡信号以在预设的延时时间后切断所述电源变换器的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一种防爆汽车上下电控制方法,步骤S3可替换为S3’,
S3’、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自检合格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闭合高压予充接触器直到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电压到达预设的电压值,若高压用电系统自检合格,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闭合放电接触器,断开予充接触器直到高压上电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一种防爆汽车上下电控制方法,所述上电条件包括:制动信号有效、挡位开关在N档以及刷卡信息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神拓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神拓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07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