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变道路线规划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7051.0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3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付骁鑫;朱振广;陈至元;马霖;李旭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韩海花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道路 线规 方法 装置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车辆变道路线规划方法、装置、车辆变道路线规划终端和存储介质,涉及自动驾驶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在对车辆的变道路径进行规划时,结合与路径规划的障碍物信息对目标车道的参考线上采样点的横向位置的初始取值范围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横向位置的取值范围可避开障碍物,并根据各个采样点的纵向位置以及横向位置的当前取值范围,确定车辆的变道路径。由此,在避开障碍物的同时,实现了车辆的变道路径规划,提高了变道路径规划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辆变道路线规划方法、装置、车辆变道路线规划终端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驾驶车辆成为未来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自动驾驶车辆不仅能够帮助提高人们的出行便利性和出行体验,还能极大提升人们出行的效率。
相关技术中,在生成自动驾驶车辆的变道路径时,所采用的方案是变道起始点坐标、目标点坐标进行曲线拟合,求解获得曲线参数,进而得到从起始点坐标到目标点坐标的变道路径。然而,基于上述方式所生成的变道路径并不准确,无法保证车辆高效地完成变道。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车辆变道路线规划方法、装置、车辆变道路线规划终端和存储介质,在避开障碍物的同时,实现了车辆的变道路径规划,提高了变道路径规划的准确性。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变道路线规划方法,包括:接收指示所述车辆从当前所在的车道变道为目标车道的变道指令;确定所述目标车道的参考线上的多个采样点的纵向位置,其中,每个所述采样点的纵向位置为所述采样点与所述参考线的初始点之间所述参考线的长度;获取每个采样点的横向位置的初始取值范围,所述初始取值范围为对应采样点沿参考线的法线方向向左和向右的初始横向距离;根据所述车辆周边障碍物的位置信息,对采样点集合中的每个采样点的横向位置的所述初始取值范围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横向位置的取值范围可避开所述障碍物,其中,所述采样点集合中的采样点为所述多个采样点中纵向位置位于所述障碍物沿所述参考线的方向所覆盖的范围内的采样点;根据所述采样点集合中每个采样点的纵向位置和调整后取值范围以及所述多个采样点中不在所述采样点集合中的每个采样点的纵向位置和初始取值范围,确定所述车辆的变道路径。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每个采样点的横向位置的初始取值范围,包括:在所述车辆的变道方向为向右变道时,根据所述参考线到道路左边界的横向距离以及所述参考线到所述目标车道的车道右边界的横向距离,确定每个采样点的横向位置的初始取值范围;在所述车辆的变道方向为向左变道时,根据所述参考线到所述目标车道的车道左边界的横向距离以及所述参考线到道路右边界的横向距离,确定每个采样点的横向位置的初始取值范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障碍物的类型为静态障碍物时,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障碍物的横向位置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周边障碍物的位置信息,对采样点集合中的每个采样点的横向位置的所述初始取值范围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横向位置的取值范围可避开所述障碍物,包括:根据所述障碍物的横向位置信息,确定避开所述障碍物所需要的第一横向距离;根据所述第一横向距离和所述车辆对所述障碍物所采用的避让方式,对所述采样点集合中的每个采样点的横向位置的初始取值范围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障碍物的类型为动态障碍物时,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障碍物中心的纵向位置和所述采样点的纵向位置相同时所述障碍物所对应的横向位置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周边障碍物的位置信息,对采样点集合中的每个采样点的横向位置的所述初始取值范围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横向位置的取值范围可避开所述障碍物,包括:根据所述障碍物的横向位置信息和所述变道方向,确定所述障碍物施加的横向位置约束值;根据所述横向位置约束值,对所述采样点集合中的纵向位置与所述障碍物中心的纵向位置相同的采样点的横向位置的取值范围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70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