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肽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3546.6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8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忠;奚悦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31/10 | 分类号: | A61L31/10;A61L31/16;A61L31/14;C08G6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抗菌肽涂层,其特征在于:由植入体在多肽共聚物溶液中浸泡获得,所述多肽共聚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所述共聚物为聚(赖氨酸-无规-苯丙氨酸)-嵌段-聚多巴;
所述赖氨酸和苯丙氨酸无规共聚的摩尔比为1︰(0.4~3);末端聚多巴的聚合度为1~4;
所述多肽共聚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在10μg/mL~500μg/mL;
所述的抗菌肽涂层能够在植入体表面有效涂覆,厚度为8~30nm,减小基材表面与水的接触角5~30°;
所述的抗菌肽涂层能够进行接触杀菌,有效杀灭102~106CFU/cm2的细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肽涂层,其特征在于:植入体材料包括金属、无机非金属及有机材料。
3.一种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所述抗菌肽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多肽共聚物的合成
使用小分子引发剂、苄氧羰基赖氨酸环内酸酐、苯丙氨酸环内酸酐和第一类有机溶剂制得所述多肽共聚物;
(2)抗菌肽涂层的制备
将步骤(1)所得的多肽共聚物溶解在水溶液中,配合植入体制得所述抗菌肽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肽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多肽共聚物的合成
将小分子引发剂,苄氧羰基赖氨酸环内酸酐、苯丙氨酸环内酸酐和第一类有机溶剂相混合,在抽真空环境下于20~40°C反应12~60h;再加入左旋多巴环内酸酐,于20~30°C反应12~30h;整个过程为一锅法制备,用大量水洗、透析冻干后得到中间产物;然后在氢溴酸的醋酸溶液中进行脱保护处理,在第二类有机溶剂中沉淀,透析冻干后得多肽共聚物粉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肽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2)抗菌肽涂层的制备
将步骤(1)所得的多肽共聚物溶解在pH = 7.0~10.0的水溶液中,配成2~10mg/mL的溶液,将植入体完全浸没在溶液中静置12~48h,拿出后经过冲洗干燥得到抗菌肽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肽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所述小分子引发剂为正己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肽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肽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引发剂、所述苄氧羰基赖氨酸环内酸酐、所述苯丙氨酸环内酸酐、所述左旋多巴环内酸酐的摩尔比例为1︰(8~20)︰(6~18)︰(1~4)。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菌肽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制得的多肽共聚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能够形成透明的溶液。
10.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所述的抗菌肽涂层作为植入体表面抗菌涂层的应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抗菌肽涂层作为植入体表面抗菌涂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肽涂层用于抑制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生物被膜。
12.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所述的抗菌肽涂层在降低细菌耐药性风险方面的应用。
13.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所述的抗菌肽涂层在需要具有生物相容性以促进组织整合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35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抗病毒口罩
- 下一篇:一种铝型材智能牵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