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酶洗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1630.4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4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白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云飞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1/72 | 分类号: | C11D1/72;C11D3/60;C11D3/48;C11D3/386;C11D3/20;C11D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6100 吉林省四平***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酶洗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清洗液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酶洗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按重量份数由纯度99%的碱性蛋白酶6%、纯度99%的脂肪酶0.5%、纯度99%的柠檬酸钠2%、纯度99%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纯度99%的丙二醇15%、纯度为10%的卡松0.1%,余量为纯化的去离子水组成。按重量份数准备原料;将碱性蛋白酶、脂肪酶、柠檬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二醇和卡松溶解于纯化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得到均相溶液;加入纯化的离子水至全量,进行定容、陈化;对中间产品进行检验;若合格,用消毒液塑料瓶、头灌封、外包装;对成品进行检验,合格品入库存放。本发明具有较强的分解蛋白质的能力,能大幅度提高洗涤去污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清洗液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酶洗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人们对各种资源的使用后,为了后续继续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卫生,清洗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升高,需求量也日益提升。通常需要清洗的物品中,污染物主要包含汗液、血液、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油污、无机盐、微生物等,以上污染物通常出现在医疗器械、民用器械、家庭器械、衣物、电器等方面,而传统的化学洗涤剂已经难以做到处理以上综合污染物的清洗问题。
跟随技术的发展,生物酶技术应用到洗涤剂中,添加酶对洗涤剂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生物酶作为一种高度专一的、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反应温和,活性可人为控制,无污染无副作用,且安全无毒性可降解,非常适宜人们使用。对比传统的化学洗涤剂,生物酶的添加不仅提高了清洗效率,尤其能够解决血液、蛋白质、脂肪等此类生物性大分子物质附着且难以清洗彻底的顽疾。
由于酶是一种高度专一性和高效性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其生物结构必将导致其稳定性不高,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从而出现活性降低甚至失活变性的现象,自身由于体系不稳定也会出现絮凝、聚集沉降等现象,多数的酶本身就是蛋白质,因此多种酶混合后蛋白酶会分解其他酶,故在作为液体清洗剂添加物时通常需要添加防腐剂和酶稳定剂,而防腐剂又容易影响酶的活性,酶稳定剂不仅需要抑制酶活性,还要在清洗使用时酶的活性能够被重新激活。目前市售的多酶洗液的技术缺陷较为集中,通常代表性特点为稳定性不高、酶活性低,清洗效果不理想。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市售的多酶洗液的技术缺陷较为集中,通常代表性特点为稳定性不高、酶活性低,清洗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酶洗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酶洗液,所述多酶洗液按重量份数由碱性蛋白酶6%、柠檬酸钠2%、脂肪酶0.5%、丙二醇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卡松0.1%,余量为纯化的去离子水组成,去离子水补足至100%。
进一步,碱性蛋白酶纯度99%,柠檬酸钠纯度99%,脂肪酶纯度99%,丙二醇纯度99%,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纯的99%,卡松纯度10%。
进一步,所述多酶洗液每1000kg由60Kg纯度99%的碱性蛋白酶、20Kg纯度99%的柠檬酸钠、5Kg纯度99%的脂肪酶、150Kg纯度99%的丙二醇、5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Kg纯度10%的卡松,加去离子水至总量1000kg。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多酶洗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多酶洗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数准备原料:纯度99%的碱性蛋白酶6%、纯度99%的柠檬酸钠2%、纯度99%的脂肪酶0.5%、纯度99%的丙二醇15%、纯度99%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纯度10%的卡松0.1%,余量为纯化的去离子水;
步骤二,将碱性蛋白酶、柠檬酸钠、脂肪酶、丙二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卡松溶解于纯化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得到均相溶液;
步骤三,加入纯化的离子水至全量,进行定容、陈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云飞医药有限公司,未经吉林云飞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16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