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掺钾超细低钾钨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8979.4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0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坡;李猛进;袁瑞杰;王守海;陈学军;姚晓黎;李猛;周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多晶钨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22 | 分类号: | B22F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4 | 代理人: | 张文;苗丽娟 |
地址: | 264211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钾超细低钾钨粉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钾超细低钾钨粉的制备方法,以仲钨酸铵为原材料,进行一次还原制成蓝钨,在蓝钨中掺杂硅、铝、钾元素,经过二次还原制成二氧化钨,二氧化钨再经过三次还原生成超细低钾钨粉,经过酸洗后,钨粉平均钾含量为20~40ppm,硅含量为200~400ppm,铝含量为10~20ppm,钨粉粒度为1.0~1.5μm。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保证钨晶格中有效钾含量,具有良好的成型和烧结性能,有利于后期锻造加工,适合于规模化生产含钾钨棒材和板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掺钾超细低钾钨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钨是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具有高熔点、高密度、高硬度、低热膨胀系数、以及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和高温强度的特点,这些特点和性能决定了金属钨能够成为高温、超高温条件下使用的最佳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医疗、半导体、高温炉和特种光源领域。
晶格中含有钾泡的掺钾钨材料,因钾泡的弥散强化作用,具有优良的抗高温蠕变性能。但传统工艺制备的掺钾钨粉粒度一般在2.5~5.0μm之间,即便是刻意制备的细粒度掺杂钨粉,粒度一般也在2.3~2.8μm之间,钾含量在120~160ppm,这种粉末粒度粗,钾含量高,不利于掺钾钨棒材和板材的烧结,烧结过程中存在于粉末中晶界上的钾难以挥发出去,烧结棒材和板材密度低,后续热变形加工性能差,容易出现劈裂、分层等问题,因此极大地限制了掺钾钨材料的使用。
因此,如何改进掺钾钨粉的现有制备工艺,从而改善烧结棒材和板材的热加工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掺钾超细低钾钨粉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的掺钾超细低钾钨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次还原:将仲钨酸铵进行加热还原,生成蓝钨,还原温度控制为400~550℃,还原氢气流量控制为300~700L/h,还原时间控制为2~3h;
掺杂元素:在蓝钨中掺杂硅、铝、钾三种添加元素,包括配制含有所述三种添加元素的硅酸钾、硝酸铝和氢氧化钾水溶液,其中,所述水溶液配制为根据当量计算含有相对于蓝钨重量质量百分比为0.18~0.24%的K2O、0.001~0.003%的Al2O3、0.2~0.4%的SiO;将蓝钨浸泡在所述水溶液中,放入搅拌锅中充分搅拌,并向搅拌锅夹层通入蒸汽进行加热,蒸汽压力控制为0.3MPa,边搅拌边加热,直至蓝钨中水分全部蒸发干,然后将干燥过的蓝钨过筛备用;
二次还原:将掺杂元素后的蓝钨进行二次还原,生产二氧化钨,还原温度控制为500~700℃,还原氢气流量控制为3~4m3/h,还原时间控制为8~9h,并且在二次还原中将二氧化钨的氧含量控制在11~13%之间;
三次还原:将二氧化钨进行三次还原,生产钨粉,还原温度控制为700~950℃,还原氢气流量控制为5~6m3/h,还原时间控制为8~9h,制得超细掺钾钨粉,钨粉粒度控制为1.0~1.5μm;
酸洗:分别使用盐酸和氢氟酸将钨粉进行两次搅拌清洗,去除钨粉表面多余的微量添加元素,清洗后的钨粉掺杂元素含量控制为20~40ppm的钾、200~400ppm的硅、10~20ppm的铝。
优选地,在上述掺钾超细低钾钨粉的制备方法中,在所述酸洗步骤之后还包括烘干步骤,其中,将清洗后的钨粉放在真空干燥箱内烘干,烘干温度控制为60~80℃,烘干时间控制为18h,真空干燥箱的真空度控制为<-0.1Kpa。
优选地,在上述掺钾超细低钾钨粉的制备方法中,所述一次还原、二次还原和三次还原均在通有所述还原氢气的管式推舟炉中进行。
优选地,在上述掺钾超细低钾钨粉的制备方法中,在所述二次还原中,管式推舟炉的炉内压力控制为1~2K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多晶钨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多晶钨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89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