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电机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9606.0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8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陈建明;沈丁建;张雷;危自强;黄芳军;周书强;齐师;张磊;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5/00 | 分类号: | H02P5/00;H05K7/14;H05K7/20;H05K9/00;B60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刘华联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控制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电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箱体、散热组件、控制电机的驱动模块、基于外部信号输出控制指令给驱动模块的控制模块,以及向驱动模块供直流电的支撑电容,所述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及支撑电容设于所述控制器箱体内,且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支撑电容之间一种。本发明具有布局紧凑、散热效率好,且安全可靠性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电机控制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机控制器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它是新能源汽车实现各种工作模式的关键,直接影响整车性能。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的结构要求非常紧凑,尤其对于混合动力汽车,要求其在有限空间内同时布置燃油动力系统和双电机动力系统,使得混合动力汽车对汽车动力总成的空间要求更加苛刻。但现有的双电机控制器通常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及重量大,其整体集成度和功率密度低;且结构复杂导致控制器内部散热效果差,整体安全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布局紧凑、散热效率好,且安全可靠性高的双电机控制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电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箱体、散热组件、控制电机的驱动模块、基于外部信号输出控制指令给驱动模块的控制模块,以及向驱动模块供直流电的支撑电容,所述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及支撑电容设于所述控制器箱体内,且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支撑电容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水冷散热通道,所述水冷散热通道的散热区覆盖所述驱动模块和所述支撑电容,所述驱动模块安装于所述水冷散热通道的上表面,所述驱动模块的底部设有散热齿,所述散热齿插入所述水冷散热通道内;所述支撑电容贴合于所述水冷散热通道的下表面;所述支撑电容与所述驱动模块通过铜排引脚连接。
双电机控制器还包括防止各模块相互电磁干扰的屏蔽组件,所述屏蔽组件包括横向屏蔽件,所述横向屏蔽件设于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之间,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通过穿过横向屏蔽件的排线传输信号。
所述横向屏蔽件为横向屏蔽板,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板,所述驱动模板包括驱动板和IGBT组件;所述控制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横向屏蔽板上,所述驱动板和IGBT组件均为两组,两组所述IGBT组件水平布置,且所述驱动板安装于对应的所述IGBT组件上。
两组所述IGBT组件安装于所述驱动板上。
所述屏蔽组件还包括设于控制器箱体的竖向屏蔽件;所述双电机控制器还包括并排布置于控制模块侧边的直流输入模块和交流输出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直流输入模块和交流输出模块之间通过所述竖向屏蔽件隔离屏蔽,以形成低压控制电路区、直流电路区和交流电路区。
双电机控制器还包括直流输入模块和交流输出模块,其中,所述直流输入模块包括直流输入端子和直流输入组件,所述直流输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直流输入端子连接,所述直流输入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电容连接;所述交流输出模块包括两路交流输出端子和一个交流输出组件,所述交流输出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交流输出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交流输出端子连接,所述交流输出端子与双电机对应连接。
所述直流输入组件包括直流壳体、负极铜排、正极铜排、磁环、X电容、一对Y电容和接地铜排;所述直流壳体包括直流接插口、安装部和延伸至支撑电容位置的水平连接部,所述直流接插口与所述直流输入端子连接;所述X电容、Y电容及接地铜排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位置;所述负极铜排、正极铜排设置于所述水平连接部的一端,且与所述支撑电容连接,所述磁环套设于所述负极铜排和正极铜排上。
所述交流输出组件包括交流壳体和两路三相输出铜排,其中,两路所述三相输出铜排沿所述交流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交流壳体上设有交流接插口,所述交流接插口与所述交流输出端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96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