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呼吸量化训练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20575.2 | 申请日: | 2020-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8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朱玉岩;张博;王宏旭;马云龙;刘维新;赵桂芳;史全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 |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张媛媛 |
| 地址: | 264209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 量化 训练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量化训练方法与装置,包括:根据人体呼吸腰腹部肌肉群绷紧时测得沿腰部圆周方向上的拉力,确定拉力与腹腔内平衡压强的线性对应值;确定腹腔内平衡压强与肺部吸气量之间的对应值;多次测量确定肺内最大吸气量与腹腔内平衡压强上限值,将最大吸气量、腹腔内平衡压强上限值作为参考基准,对实际吸气量和腹腔内平衡压强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实际吸气量相对值和实际腹腔内平衡压强相对值;在实际吸气量相对值下,将实际腹腔内平衡压强相对值的变化范围进行区间划分;根据测得的实际腹腔内平衡压强相对值,确定不同呼吸训练方法对应的呼吸训练标准并依据该标准进行人体呼吸训练。该呼吸训练方法简单易懂,应用领域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呼吸训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量化训练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在声乐学习中十分重要,需要进行科学发声的训练,科学发声法要求以腹式呼吸为主,这种发声的呼吸动力在腹腔,俗称“丹田气”,国际称“横膈膜呼吸”。用这种方法吸气时,横膈膜随气息的流入而下降,气息的流入使得以横膈膜为中心的两肋以及腰背向下“压”,从而与腹肌力量形成对抗,这种对抗是一种人为向下渗透并向外保持内在气息拉力的对抗,具有阻力性,即横膈膜下降与腹直肌收缩上托而形成的“力”,在横膈膜和腹直肌的压迫下产生“平衡压强”。而用这种方法呼气时,则要求保持吸气时的扩张状态,并且以腹肌力量为支持点,向上冲击声带发声。实践证明,喉部组织参与的成分越多,越不符合科学发声方法的要求。
然而在现有呼吸训练方法中,尚无客观有效的量化训练方法,通常只能用描述性语言进行指导,如:要气沉“丹田”、要用横膈膜呼吸,要吸七分气等。这种较模糊的描述性语言指导声乐教学呼吸训练时,很多时候使学习者处于抽象与迷茫状态,不能达到准确的呼吸训练。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呼吸量化方法,使横膈膜与腹部肌肉群发力与声波数据融合,形成一套可快速进行呼吸量化训练的方法和客观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现有呼吸训练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呼吸量化训练方法及装置,根据人体呼吸时腹腔所受拉力与吸气量的变化,建立了人体呼吸量化标准,并可依据该标准对受训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吸量化训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根据人体腰腹部肌肉群绷紧和横膈膜下压时测得沿腰部圆周方向上的拉力F大小,确定拉力F与腹腔内平衡压强P的线性对应值;
步骤b):在胸腹联合呼吸状态下,根据胸腔吸入的空气体积,即吸气量V,确定腹腔内平衡压强P与吸气量V之间的对应值;
步骤c):重复步骤a)和步骤b),多次测量确定胸腹联合呼吸时腰部最大拉力Fmax和胸腔内最大吸气量Vmax,校准得到对应的腹腔内最大平衡压强Pmax;将腰部最大拉力Fmax、胸腔最大吸气量Vmax、腹腔内最大平衡压强Pmax作为参考基准,对呼吸训练时的实际腰部拉力Fb,实际胸腔内吸气量Vb和实际腹腔内平衡压强Pb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实际腰部拉力相对值l,实际胸部吸气量相对值m和实际腹腔内平衡压强相对值n;
步骤d):在胸腔吸最大吸气量时,将实际腹腔内平衡压强相对值 n的变化范围根据呼吸方法的不同进行区间划分;
步骤e):根据胸腹联合式呼吸时测得的腰部拉力相对值l的变化,得到实际腹腔内平衡压强相对值n的变化曲线,分别确定采用不同呼吸动作对应的呼吸训练标准;
步骤f):以步骤d)中所确定的实际腹腔内平衡压强相对值n的划分区间,并以步骤e)中所确定的不同呼吸动作对应的呼吸训练标准为参考,指导并优化采用不同呼吸方法和动作的人体呼吸训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05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