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瘤脱模3D模型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9276.7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9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
主分类号: | B29C64/10 | 分类号: | B29C64/10;B29C64/386;B29C39/26;B29C33/38;G09B23/28;B33Y10/0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吴嘉滨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脱模 模型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人体医学模型领域,特别为一种肿瘤脱模3D模型制作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集患者手术部位的CT图像或MR图像,并将采集获取的CT图像或MR图像进行立体重建后形成扫描图像立体模型;步骤二:以蜂蜡为打印原料,采用3D打印机打印出人体器官铸件模型;步骤三:使用耐高温材料制作外范件,并将人体器官铸件模型包裹在外范件中;步骤四:将外范件置于70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加热至人体器官铸件模型完全融化;步骤五:将硅胶倒入外范件中凝固脱模后形成肿瘤脱模3D模型。本发明制作的模型边缘锯齿少、边缘清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医学模型领域,特别为一种肿瘤脱模3D模型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肿瘤患者的术前检查通常采用的是CT或MR扫描,由于在器官内的肿瘤切除手术十分复杂,附近有大量的神经、血管、淋巴结,通常将其重建图像直接利用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方式,边缘锯齿严重,外边缘模糊,模型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脱模3D模型制作方法,其制作的模型边缘锯齿少、边缘清晰。
本发明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肿瘤脱模3D模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患者手术部位的CT图像或MR图像,并将采集获取的CT图像或MR图像进行立体重建后形成扫描图像立体模型;
步骤二:以蜂蜡为打印原料,采用3D打印机打印出人体器官铸件模型;
步骤三:使用耐高温材料制作外范件,并将人体器官铸件模型包裹在外范件中;
步骤四:将外范件置于70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加热至人体器官铸件模型完全融化;
步骤五:将硅胶倒入外范件中凝固脱模后形成肿瘤脱模3D模型。
为了更好的实施本方案,还提供如下优化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外范件采用泥土制成。
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了先制作外范件的方式,外范件与人体器官铸件模型之间的相接触之处在挤压之下可以将原有3D打印的边缘锯齿缝隙进行充分填充,并且通过加热溶解的方式将中部腾空形成反模再重新灌注制作模型,这样使得制作的模型边缘清晰且能够重复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制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患者手术部位的CT图像或MR图像,并将采集获取的CT图像或MR图像进行立体重建后形成扫描图像立体模型;
步骤二:以蜂蜡为打印原料,采用3D打印机打印出人体器官铸件模型;
步骤三:使用耐高温材料制作外范件,并将人体器官铸件模型包裹在外范件中;
步骤四:将外范件置于70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加热至人体器官铸件模型完全融化;
步骤五:将硅胶倒入外范件中凝固脱模后形成肿瘤脱模3D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外范件采用泥土制成。
尽管本发明采用具体实施例及其替代方式对本发明进行示意和说明,但应当理解,只要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均可实施。因此,应当理解除了受随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条件的限制外,本发明不受任何意义上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9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油淤泥污水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止聚酯级乙二醇质量降低的装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