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9163.7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9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盛春泉;刘娜;韩贵焱;李成兰;涂杰;黄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49/08 | 分类号: | C07D249/08;C07D249/12;A61K31/4196;A61K31/496;A61P3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唑类 cyp51 hdac 双靶点抗 真菌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具有以下结构通式:R选自以下结构中的一种:本发明的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通过在传统三唑类药物结构中引入HDAC抑制剂片段,获得了一系列CYP51‑HDAC双靶点抑制剂,这些化合物不仅对唑类敏感真菌有效,更重要的是对唑类药物耐药真菌也具有优秀的体内外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类,以及制备方法,化合物具有抗真菌活性,可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类疾病。
背景技术
近年来,系统性真菌感染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器官移植、肿瘤、HIV等患者中,死亡率居高不下,其中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neoformans)和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es)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三大致病真菌。
目前,临床上有四类药物用于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多烯类(两性霉素B)、核酸类(5-氟胞嘧啶)和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其中唑类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是临床上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一线药物。尽管这些药物使得系统性真菌感染从预防到治疗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耐药真菌的产生,给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治疗提供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研发全新结构类型、作用机制和抗耐药的抗真菌药物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在制备抗真菌类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具有以下结构通式:
R选自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其中,
m为0~10,n为0~10;
R1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环烷基;
X为O、S、N、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芳基;
Y为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芳基;
Z为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芳基。
较优选的,所述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中,
m为0~10,n为0~10;
R1为氢、取代或未取代C1~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3~20环烷基;
X为O、S、N、取代或未取代C1~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1~20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1~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苯基;
Y为取代或未取代C1~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1~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苯基;
Z为取代或未取代C1~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1~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苯基。
更优选的,所述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91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