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水合二氯化铜在光催化吲哚类化合物与硫氰酸盐化合物反应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0190.8 | 申请日: | 2020-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5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喜;徐泽明;李海燕;钟胜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9/30 | 分类号: | C07D209/30;B01J27/1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周强;陶海锋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合 氯化铜 光催化 吲哚 化合物 氰酸盐 反应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二水合二氯化铜在光催化吲哚类化合物与硫氰酸盐化合物反应中的应用。具体而言,在氧气或者空气的氛围下,吲哚类化合物、硫氰酸铵化合物、二水合二氯化铜加入到配备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并加入乙醇,于室温光照下搅拌反应20~30小时,得到3‑硫氰酸吲哚类化合物。本发明首次在不添加任何光敏剂情况下,直接使用CuCl2·2H2O作为催化剂。另外,本发明实现了3‑硫氰酸吲哚类化合物的高效制备,整个过程绿色、高效且易于操作,是一种合成3‑硫氰酸吲哚类化合物的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二水合二氯化铜(CuCl2·H2O)的催化作用合成3-硫氰酸吲哚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在无光敏剂及无碱参与的条件下进行。
背景技术
吲哚类化合物在医药、生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所以引起了许多化学家的研究兴趣。常见的合成方法包括:芳香化合物与ClSCN反应,N-硫氰酸根合琥珀酰亚胺与芳香化合物加成,利用氯化铝和硫氰酸铵在无氧条件下实现硫氰酸酯化等。以上合成吲哚硫氰酸酯化时需要制备硫氰酸酯的活性中间体,或者需要毒性的ClSCN,合成步骤繁琐而且不清洁高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CuCl2·2H2O催化体系,即在不添加任何辅助配体的情况下,直接使用CuCl2·2H2O作为催化剂来催化吲哚类化合物与硫氰酸根类化合物的偶联。本发明可以在无光敏剂参与的条件下进行,有效避免了光催化剂的使用。此外,本发明可以选择性地生成3-硫氰酸吲哚类化合物,并且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率。本发明的整个催化过程绿色、高效且易于操作,是一种合成3-硫氰酸吲哚的好方法。
具体而言,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二水合二氯化铜在光催化吲哚类化合物与硫氰酸盐化合物反应中的应用。
3-硫氰酸吲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二水合二氯化铜、吲哚类化合物与硫氰酸盐化合物混合后,光照完成反应,制备3-硫氰酸吲哚类化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吲哚类化合物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通式:
所述3-硫氰酸吲哚类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通式:
其中:R1~R5独立的选自氢、卤素、烷基、烷氧基、苯基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中,吲哚类化合物、硫氰酸盐化合物、二水合二氯化铜的摩尔比为1 : 3 :0.1~0.25;所述反应在氧气或者空气中进行;所述反应在室温下进行;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0~30小时。
优选的,光照为可见光照,可选白炽灯照,比如45 W 白炽灯照。
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为3-硫氰酸吲哚类化合物的无光敏剂合成方法,具体为,在氧气或者空气的氛围下,按照吲哚类化合物:硫氰酸铵化合物:二水合二氯化铜=1:3:0.1~0.25的摩尔比,将上述反应物加入到配备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并加入有机溶剂,于室温光照下搅拌反应20~30小时,得到3-硫氰酸吲哚类化合物。
优选的,在上述3-硫氰酸吲哚类化合物的无光敏剂合成方法中,所述吲哚类化合物:硫氰酸铵化合物:二水合二氯化铜之间的摩尔比为1:3:0.2。
优选的,在上述3-硫氰酸吲哚类化合物的无光敏剂合成方法中,所述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
优选的,在上述3-硫氰酸吲哚类化合物的无光敏剂合成方法中,所述搅拌装置为磁力搅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01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