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策略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8157.X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8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洋;李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3;H01M10/6556;H01M10/6568;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管理 策略 确定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策略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所述动力电池热管理策略确定方法包括:确定电池热系统仿真模型中矩阵数值条件和至少一种工况条件;根据所述矩阵数值条件和所述至少一种工况条件,获取仿真结果信息;根据所述仿真结果信息,选择对应的所述矩阵数值条件和所述至少一种工况条件进行试验测定,获取试验测定结果信息;根据所述试验测定结果信息,得出动力电池热管理策略。本发明的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确定动力电池热管理策略,满足现有对精细化、合理化以及动力电池系统的高性能热管理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策略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动力电池组能在最佳温度范围内工作。电池热管理通过冷却或加热的方式,对电池系统进行温度控制,以提升整体电池性能。目前在动力电池系统热管理策略制定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会基于一轮动力电池热性能摸底实验进行制定和验证,随着整车对于电池系统要求的越来越高,热管理性能发挥趋于精细化、合理化,简单的为了达到设计性能的热管理策略已经无法满足整车对于最优化的考虑,所以需要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策略确定方法来满足精细化、合理化的热管理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策略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确定电池热管理策略制定过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策略确定方法,包括:
确定电池热系统仿真模型中矩阵数值条件和至少一种工况条件;
根据所述矩阵数值条件和所述至少一种工况条件,获取仿真结果信息;
根据所述仿真结果信息,选择对应的所述矩阵数值条件和所述至少一种工况条件进行试验测定,获取试验测定结果信息;
根据所述试验测定结果信息,得出动力电池热管理策略。
可选地,确定电池热系统仿真模型中矩阵数值条件和至少一种工况条件,包括:
确定电池热系统仿真模型中至少一个流量条件和至少一个温度条件;以及
充电模式、环境温度、电池温度、加热停止温度、循环次数以及热平衡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工况条件。
可选地,根据所述矩阵数值条件和所述至少一种工况条件,获取仿真结果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矩阵数值条件和所述至少一种工况条件,获取动力电池系统温度、加热时间、快充时间及冷却液进出口温度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根据所述仿真结果信息,选择对应的所述矩阵数值条件和所述至少一种工况条件进行试验测定,获取试验测定结果信息,步骤包括:
确定试验项目,所述试验项目包括:加热试验和冷却试验;
对比所述仿真结果信息,确定试验参数,所述试验参数为一预设条件对应的所述矩阵数值条件和所述至少一种工况条件,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预设动力电池系统温度、预设加热时间、预设快充时间及预设冷却液进出口温度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试验项目分别根据所述试验参数进行试验测定;
获取试验测定结果信息,所述试验测定结果信息包括:动力电池系统温度、冷却液进出口温度、快充时间、温升速率以及超温时间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根据所述试验测定结果信息,得出动力电池热管理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试验测定结果信息对应的所述矩阵数值条件和至少一种工况条件确定加热策略和冷却策略中的至少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81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