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桨距螺旋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6296.9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1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细野和树;山田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3H3/08 | 分类号: | B63H3/08;B63H1/2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任天诺;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螺旋桨 | ||
可变桨距螺旋桨的螺旋桨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螺旋桨毂。在螺旋桨毂中的比螺旋桨叶靠后方处或在安装于螺旋桨毂的后方的毂帽上具备以相对于螺旋桨叶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安装的鳍。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能够变更螺旋桨叶的桨距(pitch)角的可变桨距螺旋桨。
背景技术
船舶的推进效率基于船体的阻力、螺旋桨效率以及船体与螺旋桨的相互影响等而决定,受到近年来的向地球环境的负担减少的潮流,要求更进一步的高效率化。作为使螺旋桨效率下降的要因之一,已知有桨毂涡旋,提出了用于减少该桨毂涡旋的各种各样的设备。例如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在比螺旋桨叶靠后方侧处,在供螺旋桨叶安装的螺旋桨毂或在安装于螺旋桨毂的后方的毂帽的表面,设置用于减少桨毂涡旋的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1544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1518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2348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3中,通过在比螺旋桨叶靠后方侧处设置鳍来谋求桨毂涡旋的减少。这样的鳍考虑叶片弦长、鳍高度、安装角、与螺旋桨叶的位置关系等大量的要素而设计。
然而,作为在船舶中使用的螺旋桨,近年来,以减速航行时的燃油经济性能提高等为目的,有时使用能够变更螺旋桨叶的桨距角的可变桨距螺旋桨。可变桨距螺旋桨根据船舶的航行状况而被变更螺旋桨叶的桨距角。在上述专利文献1~3中,由于使用螺旋桨叶相对于螺旋桨毂固定的固定桨距螺旋桨,所以用于减少桨毂涡旋的鳍的角度、位置的设计容易,但在采用了可变桨距螺旋桨的情况下,根据状况而螺旋桨叶的桨距角变化,因此可能会无法充分发挥鳍的性能。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螺旋桨叶的桨距角被变更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减少桨毂涡旋而达成良好的螺旋桨效率的可变桨距螺旋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可变桨距螺旋桨是至少1个螺旋桨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螺旋桨毂的可变桨距螺旋桨,其中,
在所述螺旋桨毂中的比所述螺旋桨叶靠后方处或在安装于所述螺旋桨毂的后方的毂帽上,具备以相对于所述螺旋桨叶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安装的鳍。
根据上述(1)的结构,在螺旋桨叶的桨距角能够变更的可变桨距螺旋桨中,在螺旋桨毂中的比螺旋桨叶靠后方处或在安装于螺旋桨毂的后方的毂帽上,设置有用于减少桨毂涡旋的鳍。该鳍构成为能够根据螺旋桨叶的桨距角而相对于螺旋桨叶相对移动。由此,即使在螺旋桨叶的桨距角被变更的情况下,通过合适地调整鳍与螺旋桨叶的位置关系,也能够减少桨毂涡旋,达成良好的螺旋桨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鳍与螺旋桨叶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调整例如由鳍或螺旋桨叶的安装角度、叶片弦长、自安装部位起的高度等各种参数规定,包含使它们之中的至少一个参数变化的情况。
(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的结构中,
所述鳍配设于所述毂帽上,
所述毂帽相对于所述螺旋桨毂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
根据上述(2)的结构,通过使配设有鳍的毂帽相对于螺旋桨毂转动,能够调整鳍与螺旋桨叶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或(2)的结构中,
所述鳍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毂帽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62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