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缺陷氮化碳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4303.1 | 申请日: | 202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5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新将;李闯;张丽莉;袁雪婷;杜宇轩;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5/00;B01J35/02;C02F1/30;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黄静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缺陷 氮化 光催化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3D缺陷氮化碳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该光催化材料制备具体步骤是:称取一定比例的三聚氰胺、尿素溶解于无水乙醇,在60℃条件下搅拌均匀,将静置后的沉淀转移至坩埚中,于马弗炉煅烧后得到片层缺陷氮化碳材料,再与一定量的六亚甲基四胺混合均匀后于马弗炉二次煅烧得到3D缺陷氮化碳光催化材料。该光催化材料易得、光催化催化性能强、效率高、无毒无害。本发明的材料能高效还原废水中的六价铬,适用于金属加工及制革等工业废水的有效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功能材料和水处理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缺陷氮化碳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输入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愈发呈现出形态多样化、危害性大、数量增多等趋势,在自然因素、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各类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不断地进行迁移、扩散、混合,最终造成了一系列的水体污染问题。水体情况的复杂化使得废水处理更加具有挑战性,对处理技术和处理条件的要求也更为苛刻。其中,重金属水体污染治理是近年来水环保产业的研究重点亦是难点,作为最难处理的重金属离子六价铬,未经达标排放到水体中,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尤为严重的影响。现阶段对含重金属废水的治理技术多样,其中,光催化技术因绿色环保而成为研究热门,其利用太阳光源使纳米耦合材料产生具有强还原性的光生电子与具有强氧化性的光生空穴和自由基中间体,使其与表面吸附的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光催化技术成为国内外理想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非金属聚合物石墨相氮化碳(g-C3N4)由于拥有良好的光电特性、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制备简单、原材料廉价易得的优点,从而作为光催化领域的热点材料被广泛引用。然而,以三聚氰胺等为前驱体制备的g-C3N4的体相结构呈层状堆叠,具有比表面积较小、可见光吸收较弱、光生电子-空穴复合严重、禁带宽度大的缺点,从而影响其光催化活性并且不利于对污染物的吸附。因此,需发展一种新的合成方法来优化g-C3N4的形貌来解决以上问题,例如构建缺陷g-C3N4,缺陷的存在可以增加活性位点,通过捕获光生电子来释放空穴,从而大大增加光生载流子的寿命,进而提高光催化性能。此外将片层g-C3N4制备成具有疏松多孔的三维结构,可减小层间堆积距离,有效促进光生电荷的分离和输运,同时可减小禁带宽度,拓展对可见光的吸收,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故利用本发明所提及的方法制备新型3D缺陷g-C3N4光催化材料,并用于光催化还原水中的六价铬,能为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以及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提供有效的技术借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光催化剂的处理效率不高、难以量化生产等问题,开发一种催化性能更强和效率更高的可用于光催化处理重金属离子的功能性光催化材料。
本发明提出一种3D缺陷g-C3N4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在材料表面构筑缺陷态,并构建成3D结构,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具体步骤如下:
(1)称取10~50g三聚氰胺,30~150g尿素,溶于300~1000mL无水乙醇,在20~80℃的油浴锅中搅拌混合20~80min,倒掉多余的上清液,将剩余溶液分装到坩埚中,盖上盖子后放入马弗炉,于300~500℃条件下保持2~6小时再升温至500~700℃保持2~5小时,冷却后研磨过筛得到初始片层缺陷氮化碳材料;
(2)称取步骤(1)中制备所得的片层缺陷氮化碳80~120g,再称取5~30g的六亚甲基四胺,放入坩埚内混合均匀,不盖盖子放入马弗炉内,于400~600℃条件下退火1~3小时,冷却后得到3D缺陷g-C3N4材料。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3D缺陷氮化碳光催化材料应用于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43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