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漱口泡腾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1946.0 | 申请日: | 2020-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0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柳艳云;陈倩;毛宝兴;汪秀秀;吴爱娟;魏子尧;龚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02 | 分类号: | A61K8/02;A61K8/9789;A61K8/9794;A61K8/66;A61K8/34;A61K8/60;A61Q11/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奥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2 | 代理人: | 杨文华 |
地址: | 3243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漱口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1.一种漱口泡腾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包括如下成份:蒲公英根、金银花、薏苡仁、藿香、积雪草、艾叶、广陈皮、纤维素酶、柠檬酸、碳酸氢钠、麦芽糖醇、木糖醇、甘露糖醇、乙醇、聚乙二醇6000和阿洛酮糖。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漱口泡腾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取蒲公英根、金银花、薏苡仁、藿香、积雪草、艾叶、广陈皮中的药理活性成份,分别得到水溶性药理活性干粉和醇溶性药理活性干粉;
步骤二、利用步骤一得到的水溶性药理活性干粉制备药理酸性颗粒;
步骤三、利用步骤一得到的醇溶性药理活性干粉制备药理碱性颗粒;
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药理酸性颗粒与步骤三得到的药理碱性颗粒按1:1混合均匀,得到漱口泡腾颗粒剂成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漱口泡腾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将按重量计的蒲公英根15~20%、金银花15~20%、薏苡仁10~20%、藿香5~10%、艾叶5~10%、积雪草5~10%、广陈皮10~20%共500g打粉,粉末于80℃扬炒5min,按1:20加50℃温水调浆,均质;
步骤12、加入0.5~1%纤维素酶混合均匀,于50~60℃恒温微磁力搅拌水浴反应1h,使生物活性物质大量溶出,5000rpm离心15min;
步骤13、将步骤12离心得到的上清液经过0.22μm超滤,再经过1000Da、500Da和150Da三级纳滤膜过滤浓缩,收集所有滤液冷冻干燥,得到水溶性药理活性干粉;
步骤14、将步骤12离心得到的离心渣中加入6倍体积的80%的乙醇溶液,搅拌提取醇溶性活性物质,重复提取两次,每次30min,4000rpm离心15min得上清液,采用多级精滤膜过滤,收集所有滤液冷冻干燥,得到醇溶性药理活性干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漱口泡腾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5、将步骤13得到的水溶性药理活性干粉置于研钵中,按等量递加法加入150~200g阿洛酮糖、30~50g甘露糖醇、30~50g木糖醇和100~150g柠檬酸混匀,加入适量70%乙醇混合制成软材,过20目筛挤压制粒,置60℃烘箱内干燥1h,过20目筛整粒,再过75目筛筛去细粉,得到药理酸性颗粒。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漱口泡腾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6、将步骤14得到的醇溶性药理活性干粉置于研钵中,按等量递加法加入150~200g阿洛酮糖、30-50g甘露糖醇、30-50g木糖醇和聚乙二醇6000包裹的碳酸氢钠混匀,加入适量70%乙醇混合制成软材,过20目筛挤压制粒,置60℃烘箱内干燥1h,过20目筛整粒,再过75目筛筛去细粉,得到药理碱性颗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漱口泡腾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6中,聚乙二醇6000包裹的碳酸氢钠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取150~200g的聚乙二醇6000,70~75℃加热融化后,加入130~200g碳酸氢钠,混匀,冷却,粉碎后过80目筛,得到聚乙二醇6000包裹的碳酸氢钠,备用。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漱口泡腾颗粒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一袋漱口泡腾颗粒剂倒入口腔中,吸入半口纯水溶解并反复漱洗牙齿和口腔,持续3min后吐出,再用纯水反复漱洗口腔几次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19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异味环保垃圾桶
- 下一篇:一种隐形鼻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