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0783.4 | 申请日: | 202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1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曾宗强;王兵兵;李高荣;龙华倩;孙中锐;张福全;廖禄生;彭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7/02 | 分类号: | C08L7/02;C08L15/00;C08K13/06;C08K9/04;C08K3/04;C08K3/30;C08K5/39;C08K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52400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橡胶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橡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成分:橡胶组分、填料、偶联剂、交联剂;所述偶联剂为JL‑G端胺基羟醇酯偶联改性剂。本发明采用橡胶组分、填料、偶联剂、交联剂共同制备了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制备所得天然橡胶复合材料价格低廉,抗撕裂、抗拉伸、抗湿滑性能良好,不易生热,可用于轮胎、胶管、鞋类等天然橡胶制品。本发明制备所得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硫化胶片的拉伸强度≥32MPa,拉断伸长率≥970%,300%定伸应力≥8MPa,撕裂强度≥68kN/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已渗透进人们生活与生产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材料之一。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功能高分子共同构成了现代工业中的高分子聚合物。橡胶具有质轻、绝缘性好、耐腐蚀好、弹性高、加工方便等特点,这些优良的性能使其能够广泛用于交通、机械、电子、国防和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然而,与金属材料和无机材料等相比,橡胶也存在自身明显的缺点,如橡胶分子间作用力小、自由体积大、自结晶能力小等,导致橡胶材料拉伸性能、撕裂性能等不好,从而不能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因此,橡胶需要通过添加填料进行补强才能满足应用的要求。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通过sp2杂化紧密堆积成的一种蜂窝状二维材料,其具有超高的力学性能(杨氏模量~1.1TPa,断裂强度125GPa)、高导热性能(~5300W/(m·k))、高比表面积(~2630m2/g)、低密度(2.2g/cm3)、高电子迁移率、高阻隔性能等优异性能。这些独特的性能使其在纳米器件、复合材料、传感器、锂电池、储氢材料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与其他填料如炭黑、二氧化硅、黏土等相比,石墨烯作为橡胶纳米填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强度、弹性、热导率和电导率等。近年来,将石墨烯引入橡胶中提高橡胶的综合性能是研究的热点。专利CN201510081283.1利用硅烷偶联剂将氧化石墨烯桥联接到橡胶的交联网络上,制备了氧化石墨烯/溶聚丁苯橡胶复合材料,虽然氧化石墨烯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其对橡胶的增强效果仍不够明显,制备所得氧化石墨烯/溶聚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只在4.2-21.5MPa范围内波动。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制备所得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撕裂性能,其拉伸强度≥32MPa,拉断伸长率≥970%,300%定伸应力≥8MPa,撕裂强度≥68kN/m。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成分:橡胶组分、填料、偶联剂、交联剂;所述偶联剂为JL-G端胺基羟醇酯偶联改性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100-110份橡胶组分、5-15份填料、1-2份偶联剂、1-2份交联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105份橡胶组分、10份填料、1.5份偶联剂、1.5份交联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橡胶组分选自天然胶乳、天然橡胶、环氧化天然胶乳、环氧化天然橡胶、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橡胶胶乳、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按重量份计,所述天然橡胶复合材料中包括100-110份橡胶组分;所述橡胶组分中包括98-103份以干胶计的天然胶乳、2-7份以干胶计的环氧化天然胶乳。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按重量份计,所述天然橡胶复合材料中包括105份橡胶组分;所述橡胶组分中包括100份以干胶计的天然胶乳、5份以干胶计的环氧化天然胶乳。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填料的制备原料包括碳酸钙、贝壳粉、陶土、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07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