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辆的VVT相位控制方法、ECU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4703.4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3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波;王桢睿;刘涛;姜耀全;尉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00 | 分类号: | F02D41/00;F02D41/02;F02D41/06;F02D41/08;F02D13/02;F02D2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孙静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辆 vvt 相位 控制 方法 ecu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VVT相位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识别到发动机冷启动进入催化器加热工况并踩油门之后,生成用于OCV阀的指令,使得进气门调至提前相位角度,排气门调至滞后相位角度。这样在排气冲程末,排气门晚关,从排气门排除更多的废气,同时在排气活塞上行的过程中,早开进气门,在缸内压力较小时使一部分缸内混合气体进入进气歧管,从根本上消除了在缸压较大时开启进气门产生的异响噪音。本发明还涉及一种ECU,用于实施VVT相位控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VVT相位控制方法、ECU及车辆。
背景技术
VVT(可变气门正时,Variable Valve Timing),是一种用于汽车活塞式发动机中的技术。主要由OCV阀和可变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组成。发动机的VVT控制,主要是通过凸轮轴调相器控制进排气门开启角度提前和延迟来调节进排气量和时刻、改变气门重叠角的大小,使进气量可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来获得发动机功率、扭矩、排放、燃油经济性等综合性能的改善。
发动机进排气门VVT初始相位的设计一般综合考虑发动机燃烧性能、排放性能而确定,对于米勒循环发动机来说,由于进气的需要,通常将进气VVT设置为滞后相位。催化器加热工况主要是为了降低排放,在冷车启动后怠速工况前1-2分钟内推迟点火角燃烧,使发动机排温快速升高从而快速加热催化剂。现有的VVT控制方法,为了保证发动机冷启动成功和优化排放,VVT通常保持于初始位置,不做特殊控制,故在催化器加热工况过程中,加速和减速工况,VVT也处于初始位置,不作调整。
试验研究发现,对于米勒循环发动机,在催化器加热工况,踩油门之后存在异响噪声的问题,异响噪声的产生原理如图1所示。以图中一缸上止点缸压异常升高(4bar)为例,三缸处于燃烧做功冲程,排气气门打开,此时一缸排气气门也处于开启状态,三缸排气倒流进入一缸,引燃一缸内失火混合气,而后一缸排气门关闭,此时进气门未打开,活塞上行,缸内压力升高,至上止点处缸压升至最高。随后一缸进气门打开,气流倒流进气歧管内,冲击节气门阀板,产生“咔咔”异响。
而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隔音棉等手段降低噪音,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噪音问题,因此,很有必要针对该特殊工况进行控制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VVT相位的控制方法,用于从根本上消除解决对于米勒循环发动机,在催化器加热工况,踩油门之后存在异响噪声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ECU,用于实施VVT相位控制。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VVT相位的控制方法,包括:依次确认车辆是否正处于发动机冷启动状态、催化器加热工况、非怠速工况;生成用于OCV阀的指令,以控制所述OCV阀使得进气门提前打开,排气门延迟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提早打开是指:进气门由第一初始相位调至提前相位;所述延迟关闭是指:排气门由第二初始相位调至滞后相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初始相位是指:所述进气门在开启时与上止点所成的第一目标角度;所述提前相位是指:所述进气门在开启时与上止点所成的第二目标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初始相位是指所述排气门在关闭时与上止点所成的第三目标角度;所述滞后相位是指所述排气门在关闭时与上止点所成的第四目标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目标角度为5°~15°,更进一步的为9°~12°,所述第二目标角度为-15°~-25°,更进一步的为-18°~-2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目标角度为-35°~-45°更进一步的-38°~-42°,所述第四目标角度为-20°~-30°,更进一步的为-24°~-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47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件打包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物流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