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载橡胶、制备方法及履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3412.3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2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朱鹏霄;李毅;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9/06;C08K13/04;C08K3/22;C08K3/04;C08K7/26;C08K5/09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陈兴旺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载 橡胶 制备 方法 履带 | ||
1.一种重载橡胶,其特征在于:由重量份的生胶100份、硫化促进剂1-2份、氧化镁2-4份、纳米氧化锌1-3份、硬脂酸0.5-3份、防老剂3-6份、炉法炭黑10-40份、高分散白炭黑5-15份、碳纳米管3-10份、硅烷偶联剂1-4份、防焦剂PVI 0.5-1.5份、阻燃剂1-2份、光稳定剂0.5-2份组成;
所述生胶由天然橡胶、丁苯橡胶组成,所述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质量比为(8~5):(2~5);所述硫化促进剂是充油硫磺、TMTD一种或两者混合;所述纳米氧化锌为直径50-200nm的氧化锌;所述防老剂是4020、4030中的一种或两者混合;所述炉法炭黑是直径10-50nm的N220、N330、N472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高分散白炭黑的直径为10-60nm;所述碳纳米管的管径是60-100nm、长度5-15nm;所述硅烷偶联剂是Si69、Si75一种或两种混合;所述阻燃剂是三氧化二锑、十溴二苯醚的一种;所述光稳定剂是聚合型受阻胺类光稳定剂PD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胶由80份天然橡胶和20份的丁苯橡胶组成,所述硫化促进剂是2份TMTD,所述氧化镁3份、纳米氧化锌2份、硬脂酸1份,所述防老剂是防老剂4020 4份,所述炉法炭黑是直径10-50nm的N220 30份,高分散白炭黑10份,碳纳米管5份,硅烷偶联剂Si69 2份,防焦剂PVI 1份,阻燃剂是三氧化二锑1份,所述光稳定剂是光稳定剂PDS 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胶由70份天然橡胶和30份的丁苯橡胶组成,硫化促进剂是充油硫磺1.5份,氧化镁3份,纳米氧化锌3份,硬脂酸1.5份,防老剂是防老剂4030有3份,炉法炭黑是直径10-50nm的N330 30份,高分散白炭黑8份,碳纳米管6份,硅烷偶联剂Si75 3份,防焦剂PVI 0.5份,所述阻燃剂由十溴二苯醚1份,所述光稳定剂是聚合型受阻胺类光稳定剂PDS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胶由50份天然橡胶和50份的丁苯橡胶组成,所述硫化促进剂是硫化促进剂TMTD 1份,氧化镁4份,纳米氧化锌2.5份,硬脂酸2份,防老剂4020有6份,炉法炭黑由炭黑N330、N472各20份组成,高分散白炭黑15份,碳纳米管15份,所述硅烷偶联剂由硅烷偶联剂Si69、Si75各1份组成,防焦剂PVI有1.5份,所述阻燃剂是三氧化二锑2份,所述光稳定剂是光稳定剂PDS 2份。
5.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顺序操作:
将纳米氧化锌、硬脂酸、防焦剂粉碎干燥后过筛,按比例称重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A;
将生胶、高分散白炭黑进行塑炼,前后辊的速比为1:1.3,辊距调至1mm,塑化完成后加入混合料A继续进行塑炼,塑炼完成后冷却停放12小时得到混合料B;
将辊距调整到0.8mm,然后将混合料B与硅烷偶联剂、阻燃剂、光稳定剂进行混炼得到混合料C;混炼完成后,冷却停放8小时,然后在混合料C加入氧化镁、炭黑、碳纳米管、防老剂进行再次混炼得到混合料D;混炼完成后,在混合料D中加入硫化促进剂进行最终混炼;
待完成吃粉后,进行5次打包,随后胶料下片,停放4小时。
6.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载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顺序操作:
将纳米氧化锌、硬脂酸、防焦剂PVI粉碎干燥后过筛,按比例称重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A1;
将天然橡胶、丁苯橡胶、白炭黑进行塑炼,前后辊的速比为1:1.3,辊距调至1mm,塑化完成后加入混合料A1继续进行塑炼,塑炼完成后冷却停放12小时得到混合料B1;
将辊距调整到0.8mm,然后将混合料B1与硅烷偶联剂Si69、三氧化二锑、光稳定剂PDS进行混炼得到混合料C1;混炼完成后,冷却停放8小时,然后在混合料C1中加入氧化镁、炭黑N220、碳纳米管、防老剂4020进行再次混炼得到混合料D1;混炼完成后,在混合料D1中加入TMTD进行最终混炼;
待完成吃粉后,进行5次打包,随后胶料下片,停放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34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对医院放射科机器的辐射强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