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雷达应答机代码集中分配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0698.X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0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周自力;欧昕;侯昌波;郝育松;彭国埕;刘华章;杨凤;胡姣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G5/00 | 分类号: | G08G5/00;G01S13/74;G01S13/91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邹成娇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雷达 应答 代码 集中 分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雷达应答机代码集中分配的方法,包括:建设SSR代码集中分配系统;在SSR代码集中分配系统中建立航班4D飞行轨迹模型;SSR代码集中分配系统通过对服务空域范围内所有航班利用航班的4D飞行轨迹模型计算规避SSR代码冲突,计算出同一个SSR代码能分配给多个待配码航班使用;SSR代码集中分配系统采用设定的数据报文形式与ATC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将分配结果发送给相应的ATC系统。该方法实现将大范围空域内的各个管制单位的SSR代码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集中分配,能将同一个SSR代码同时分配给多个待配码航班使用,提高SSR代码资源的总体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中交通管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雷达应答机代码集中分配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Air Traffic Control System,ATC系统)是供空中交通管制员实时掌握空中飞行态势、实施空中交通管制的最重要技术工具。
机载二次雷达应答机(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SSR)是对地面二次雷达询问信号进行自动应答的一种设备,是雷达管制中识别航空器的重要依据,在雷达管制扇区,机载二次雷达应答机代码(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 Code以下简称SSR代码)识别是航空器识别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在航班起飞前,ATC系统自动为航班分配其本次飞行要使用SSR代码。
飞行情报区(Flight Information Region简称FIR),是由国际民航组织所划定,为提供飞航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而划定范围的空间,每个情报区由多个相邻的管制空域组成。以中国为例,中国的民航空域共划分为了11个飞行情报区。
目前全球可用的SSR数量只有4096个,这些SSR资源,国际民航组织将其划分为情报区内、情报区外(跨情报区,后续简称跨区)两个代码段进行分配。其中分配给中国民航使用的跨区代码只有927个。
目前中国民航将机载二次雷达应答机代码(SSR代码)资源静态的分配给各个管制区使用,每个管制区能使用的SSR代码数量是固定的、有限的,当本管制区内的航班起飞前往其它情报区的目的机场时,本管制区的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ATC系统)只能从这些可用SSR代码中选择一个机载二次雷达应答机(SSR)分配给航班使用。传统的SSR分配技术方案如下:
1.ATC系统在航班预计起飞时间(Estimated Time of Departure,ETD)前T分钟(参数,通常在10~60分钟之间)检查航班是否已获得管制部门的放行许可,在确定管制部门已经准予航班放行后,自动为航班自动分配SSR。
2.若当前出港的航班量较多,可用的SSR资源已分配完毕,ATC系统开始对SSR进行重复分配。ATC系统重复分配SSR代码的机制通常如下:
a)在ATC系统中设置一个时间参数“重复分配SSR航班间隔时间DT分钟”(建议设置为20分钟以上),使ATC系统可以实时控制重复分配相同SSR的起飞时间间隔。
b)在ATC系统中将本管制区与其它管制区的边界点进行分组,每个组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航路点。从同一个组的交接点飞离本管制区的航班,ATC系统将这些航班视为飞行方向相同的航班。
c)遍历查询所有已经实际起飞DT分钟以上的已分配SSR的航班,如果该已分配SSR的航班的目的机场,与需要分配SSR的航班的目的机场不属于同一个飞行情报区,且该已分配SSR的航班离开本管制区的出交接点,与新的需要分配SSR的航班离开本管制区的出交接点不是相同的点或者属于同一个组的点,则允许将该已分配SSR的航班的SSR,分配给新的待分配SSR的航班使用。
为尽量避免出现使用相同SSR的航班同时出现在本管制区空域内,同一个SSR,最多只允许同时分配给两个航班,且其中一个必须是已经起飞航班,另一个必须是未起飞航班。传统技术的缺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未经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06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盘式电机转子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的锁紧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