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材料用升降机轿厢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7830.1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6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方力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阳光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1 | 代理人: | 黄亚男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材料 升降机 减震 装置 | ||
1.一种建筑材料用升降机轿厢减震装置,包括轿厢本体(10),所述轿厢本体(10)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底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0)通过一对连接组件与所述轿厢本体(10)的上端或下端可拆卸地连接,一对连接组件位于所述底板(20)的两侧,且所述连接组件安装在所述轿厢本体(10)上对应的腔体(101)内,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为手柄(1);连杆组件(2),所述手柄(1)能够驱动所述连杆组件(2)运动;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与位于所述腔体(101)侧壁上的固定板(30)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杆(3)的另一端能够穿过所述轿厢本体(10)上对应的小通孔(102)后伸入所述底板(20)上对应的安装槽(2011)内,与安装在所述安装槽(2011)内的锁定组件相连,以将所述底板(20)安装在所述轿厢本体(10)上;所述连杆组件(2)包括:第一摆杆(21),所述第一摆杆(21)的一端枢接在所述固定板(30)上,所述第一摆杆(21)的另一端枢接在所述手柄(1)的上部;第二摆杆(22),所述第二摆杆(22)的一端枢接在所述固定板(30)上,所述第二摆杆(22)的另一端枢接在所述手柄(1)的下部上;连杆(23),所述连杆(23)的一端枢接在所述手柄(1)的的中部上,所述连杆(23)的另一端枢接在位于所述连接杆(3)中部的圆板(3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材料用升降机轿厢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31)的一端连接有T型杆(32),所述圆板(31)的另一端连接有插接杆(33),所述T型杆(32)的竖杆与所述圆板(31)相连,所述T型杆(32)的横杆与所述固定板(30)的滑槽(301)滑动配合,所述插接杆(33)的一端与所述圆板(31)相连,所述插接杆(33)的另一端能够穿过对应的小通孔(102)伸入所述安装槽(2011)内,且所述插接杆(33)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插接杆(33)相垂直的短杆(34),所述短杆(34)的端部设有球头(35),一对球头(35)能够与所述锁定组件卡合连接,以将所述底板(20)安装在所述轿厢本体(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材料用升降机轿厢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一对卡合组件,一对卡合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插接杆(33)的两侧,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半球形卡头(4)和第一弹簧(5),所述半球形卡头(4)通过所述第一弹簧(5)与位于所述安装槽(2011)对应侧壁上的沉孔(20111)的底壁相连,且所述半球形卡头(4)与所述沉孔(20111)滑动配合,所述半球形卡头(4)的外周面能够抵挡在所述球头(35)的外侧上,以将所述底板(20)安装在所述轿厢本体(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材料用升降机轿厢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杆(32)的横杆与所述滑槽(301)的底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材料用升降机轿厢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011)的底壁上设有橡胶垫(50),所述插接杆(33)的内端能够抵压在所述橡胶垫(5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材料用升降机轿厢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01)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盖体(60),且所述盖体(60)的顶端具有锥形操作头(601),所述锥形操作头(601)的大端与所述盖体(60)的顶面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材料用升降机轿厢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60)包括顶盖(602)和设置在所述顶盖(602)下端的端轴(603),所述锥形操作头(601)的大端与所述顶盖(602)的顶面相连,所述顶盖(602)与所述腔体(101)螺纹配合,所述端轴(603)与所述腔体(101)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材料用升降机轿厢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6)包括内圈体(61),所述内圈体(61)嵌设在位于所述腔体(101)侧壁上的环形槽(1011)内,且所述内圈体(61)的外周的中部开设有环形腔(611),所述内圈体(61)的内周上设有一对环形板(62),所述环形板(62)的端部上设有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形凸(63),所述环形凸(63)的顶部抵靠在所述端轴(603)的侧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8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门铰链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超高温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