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线束生产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4411.2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0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红;吕淑琼;刘伟;张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成通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生产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管理系统,属于汽车线束生产系统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总库、开线生产线、压接生产线、预装生产线、总装生产线、质检车间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订单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开线管理模块、压接管理模块、预装管理模块、总线管理模块和质检管理模块,所述订单管理模块存储有线束加工工艺信息,本发明具有能够让厂家减少不必要的培训时间,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同时员工也能快速适应工作,减少扣款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线束生产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随着人们对舒适性、经济性、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上的电子产品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线束越来越复杂线束的故障率也相应增加。线束生产的第一个工位是开线工艺。开线之后的第二个工位就是压接工艺,接着就是预装工艺,最后一步就是,总装工艺。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689287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线束生产的标签系统。一种适用于线束生产的标签系统,包括用于印制标签的标签生成设备,标签生成设备采用二维码打印机,用于在产品部件上进行二维码喷印打标,其设置于生产流水线的输送机一侧,配合二维码打印机设有一位置校准装置,用于固定产品便于定位打印位置;二维码打印机与生产流水线配套的生产管理系统联网。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代数字化生产越来越普及,汽车线束的生产也需要生产管理系统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监管,但是汽车线束在生产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线生产工艺也不同,一套复杂的汽车线束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多种线进行处理,如果厂家同时需要生产多种汽车线束,那么工人就需要掌握多种线束的加工方式,但是对工人进行所有线束加工方式的培训成本太高,而且工人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所有需要了解的加工工艺并保证不会记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管理系统,能够让厂家减少不必要的培训时间,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同时员工也能快速适应工作,减少扣款。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管理系统,包括总库、开线生产线、压接生产线、预装生产线、总装生产线、质检车间和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订单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开线管理模块、压接管理模块、预装管理模块、总线管理模块和质检管理模块;
所述订单管理模块存储有线束加工工艺信息,订单管理模块接收外界输入的订单信息并根据订单信息检索对应的线束加工工艺信息,线束加工工艺信息包括线束开线图文信息、线束压接图文信息、线束预装图文信息和线束总装图文信息,订单管理模块发送订单信息和检索的线束加工工艺信息并将订单信息进行标记;
所述库存管理模块设置于总库内并存储有库存信息,库存管理模块接收到订单信息和线束加工工艺信息后发出提示并对库存信息进行更改;
所述开线管理模块设置于开线生产线内,开线管理模块接收到订单信息和线束加工工艺信息后选取线束加工工艺信息中的线束开线图文信息和订单信息中的加工数量,开线管理模块显示加工数量和线束开线图文信息;
所述压接管理模块设置于压接生产线内,压接管理模块接收到订单信息和线束加工工艺信息后选取线束加工工艺信息中的线束压接图文信息和订单信息中的加工数量,压接管理模块显示加工数量和线束压接图文信息;
所述预装管理模块设置于预装生产线内,预装管理模块接收到订单信息和线束加工工艺信息后选取线束加工工艺信息中的线束预装图文信息和订单信息中的加工数量,预装管理模块显示加工数量和线束预装图文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成通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成通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44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