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线束生产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4411.2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0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红;吕淑琼;刘伟;张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成通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生产管理 系统 | ||
1.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总库(1)、开线生产线(2)、压接生产线(3)、预装生产线(4)、总装生产线(5)、质检车间(6)和控制系统(7);
所述控制系统(7)包括订单管理模块(77)、库存管理模块(71)、开线管理模块(72)、压接管理模块(73)、预装管理模块(74)、总线管理模块(75)和质检管理模块(76);
所述订单管理模块(77)存储有线束加工工艺信息,订单管理模块(77)接收外界输入的订单信息并根据订单信息检索对应的线束加工工艺信息,线束加工工艺信息包括线束开线图文信息、线束压接图文信息、线束预装图文信息和线束总装图文信息,订单管理模块(77)发送订单信息和检索的线束加工工艺信息并将订单信息进行标记;
所述库存管理模块(71)设置于总库(1)内并存储有库存信息,库存管理模块(71)接收到订单信息和线束加工工艺信息后发出提示并对库存信息进行更改;
所述开线管理模块(72)设置于开线生产线(2)内,开线管理模块(72)接收到订单信息和线束加工工艺信息后选取线束加工工艺信息中的线束开线图文信息和订单信息中的加工数量,开线管理模块(72)显示加工数量和线束开线图文信息;
所述压接管理模块(73)设置于压接生产线(3)内,压接管理模块(73)接收到订单信息和线束加工工艺信息后选取线束加工工艺信息中的线束压接图文信息和订单信息中的加工数量,压接管理模块(73)显示加工数量和线束压接图文信息;
所述预装管理模块(74)设置于预装生产线(4)内,预装管理模块(74)接收到订单信息和线束加工工艺信息后选取线束加工工艺信息中的线束预装图文信息和订单信息中的加工数量,预装管理模块(74)显示加工数量和线束预装图文信息;
所述总线管理模块(75)设置于总装生产线(5)内,总线管理模块(75)接收到订单信息和线束加工工艺信息后选取线束加工工艺信息中的线束总装图文信息和订单信息中的加工数量,预装管理模块(74)显示加工数量和线束总装图文信息;
所述质检管理模块(76)设置于质检车间(6)内,质检管理模块(76)接收订单信息后接收外界输入的信息并生成质检表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库存管理模块(71)在对库存信息进行更改时根据订单信息生成编号,库存管理模块(71)将编号发送给质检管理模块(76)并将编号打印成电子标签;
所述质检管理模块(76)存储有质检表单模板,质检管理模块(76)接收订单信息后将订单信息填入质量表单模板,质检管理模块(76)扫描电子标签获取编号,每当质检管理模块(76)获取一次编号就进行一次计数,当质检管理模块(76)接收到外界输入的不合格信号时减少一次计数并向库存管理模块(71)发送再加工信号,当质检管理模块(76)计数达到订单信息中的目标数量时,质检管理模块(76)向订单管理模块(77)发送订单完成信号,订单管理模块(77)接收到订单完成信号后删除标记的订单信息;当库存管理模块(71)接收到在加工信号后重新生成一个编号,将重新生成的编号发送给质检管理模块(76)并打印成电子标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线束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7)还包括员工管理模块(762),所述员工管理模块(762)存储有员工编号和值班表;
所述质检管理模块(76)调用员工管理模块(762)存储的员工编号和值班表,质检管理模块(76)接收到不合格信号时,将当前编号和当前时间填入质量表单模块并通过值班表检索负责的员工编号,将检索出的员工编号填入质量表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线束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线束加工工艺信息包括质检图文信息,质检管理模块(76)接收线束加工工艺信息并显示质检图文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成通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成通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44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