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雷达传感网络的目标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4031.9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9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克宇;成清;胡星辰;程光权;陈超;黄金才;刘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87 | 分类号: | G01S13/87;G01S13/04;G01S7/41;H04W4/38;H04W4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祁建国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雷达 传感 网络 目标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雷达传感网络的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部署雷达传感网络,所述雷达传感网络的雷达之间能够相互通信;
步骤2,所述雷达传感网络中的雷达工作,并获取各雷达在识别方向接收到的无线电回波;
步骤3,所述雷达传感网络之间进行无线电回波数据的柔性融合;
步骤4,根据数据融合结果,判断目标是否存在;
所述的步骤3中的数据的柔性融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将雷达传感网络进行分簇,并在每个簇中选出或者指定一个簇首;
步骤302,每个簇的传雷达将数据发送给各自簇首;
步骤303,簇首决策各自簇的雷达的感知状态,并且通过信息交互达成簇内共识;
步骤304,每个簇首将决策结果发送给应用端,完成数据融合;
步骤301中分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01,将雷达传感网络划分成L个子网络其中表示子网络中的节点,εl表示子网络中的边,该划分方法需将雷达传感网络进行完全划分,即满足
步骤30102,对子网络从1到L进行编号;
步骤30103,将第l个子网络与第m个子网络相连接的雷达定义为门户雷达
步骤30104,第l个簇由第l个子网络和与之相关的门户雷达构成,即
步骤303中的达成簇内共识的步骤包括:
步骤30301,基于图割理论,使用第l个簇计算下式,
其中,κ(xi,xj)为第i个雷达和第j个雷达之间的关联度,随机变量xi表示雷达i范围内是否存在目标,随机变量xj表示雷达j范围内是否存在目标,κ(xi,xj)=βij(xixj+(1-xi)(1-xj)),参数βij>0,表示关联度的强度,νl和εl分别表示第l个簇上的节点和边,表示第i个相关的簇的集合,ηi(xi)为待调整参数,得到雷达的状态xl;
步骤30302,第l个簇首将决策结果xl发送给相邻的簇,并且同时接收相邻簇发送的状态{xm}m;
步骤30303,基于对偶分解理论,第l个簇首根据接收到信息,使用
调整簇中雷达i所对应参数ηi(xi),其中
步骤30304,重复步骤30301、步骤30302和步骤30303,直到xl和{xm}m满足以下约束条件其意义为第l个簇的决策状态xl与任意相邻的簇的决策状态xm在所对应的门户雷达都相同,即第l个簇与所有邻居簇都达成了共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40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