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智能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7718.X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1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婧;徐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冯晓平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智能 检测 方法 装置 终端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人工智能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待检测信息,在多个预设应用场景中确定对应的目标应用场景;获取目标应用场景对应的多个待调用AI功能的第一执行顺序;根据每个待调用AI功能的属性信息,确定第二执行顺序;根据第一执行顺序和第二执行顺序的关联关系,得到第三执行顺序;按照第三执行顺序调用多个待调用AI功能所需的全部细粒度模块,对任一细粒度模块进行首次调用时生成首次执行结果,在首次调用后的每次调用时直接调用首次执行结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降低了AI检测的开发、运行与维护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智能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AI检测技术中,各功能模块封闭性强,各功能模块内会进行许多重复的数据处理,这不仅造成了工作成本和资源的重复浪费,更会由于不同功能模块下的相同数据处理得到的数据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产生数据冲突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开发者花费时间成本对开发文档进行人工核查和系统调试,极大地影响了AI技术开发与维护的效率。
因此,如何降低AI检测的资源成本,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AI检测的资源重复浪费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信息;根据所述待检测信息,在多个预设应用场景中确定对应的目标应用场景;获取所述目标应用场景对应的多个待调用AI功能的第一执行顺序;根据每个所述待调用AI功能的属性信息,确定执行每个所述待调用AI功能所需的多个细粒度模块以及所述多个细粒度模块的第二执行顺序;根据所述第一执行顺序和所述第二执行顺序的关联关系,为所述多个待调用AI功能所需的全部细粒度模块进行排序,得到第三执行顺序;按照所述第三执行顺序调用所述多个待调用AI功能所需的全部细粒度模块,其中,对任一细粒度模块进行首次调用时生成首次执行结果,在首次调用后的每次调用时直接调用所述首次执行结果。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所述获取待检测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第一设置信息,为每个所述预设应用场景设置对应的所述多个待调用AI功能以及用以执行对应的所述多个待调用AI功能的所述第一执行顺序。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所述获取待检测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第二设置信息,在预设的多种细粒度模块中为每个所述待调用AI功能设置所需的所述若干个细粒度模块以及用以调用所需的所述若干个细粒度模块的所述第二执行顺序。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还包括:将每个所述待调用AI功能与所需的所述若干个细粒度模块的对应关系存储至每个所述待调用AI功能的所述属性信息中。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任一所述细粒度模块包括若干个神经网络,所述若干个神经网络中的每个神经网络的输出可被所述全部细粒度模块使用。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所述目标应用场景为需要识别指定对象的微表情时,所述多个待调用AI功能包括身份识别功能和微表情识别功能,其中,所述身份识别功能由人脸检测细粒度模块和人脸识别细粒度模块执行,所述微表情识别功能由所述人脸检测细粒度模块和微表情识别细粒度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77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煤塌陷地充填复垦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浑浊水体三维地图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