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氰化浸出矿浆的处理方法、系统及铜、金分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54680.0 | 申请日: | 2020-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2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卢伯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欣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3/22 | 分类号: | C22B3/22;C22B3/02;C22B3/44;C22B11/08;C22B15/00;C22B26/10;C01C3/1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张辉;俞海桥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氰化 浸出 矿浆 处理 方法 系统 分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氰化浸出矿浆的处理方法、系统及铜、金分离方法,属于冶练技术领域,一种氰化浸出矿浆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氰化浸出矿浆进行固液分离S2:往调节池内加入氰化物控制滤液中总氰与总铜的质量比大于1.6∶1,S3:超滤处理,S4:纳滤处理,得到滤液和浓缩液。一种氰化浸出矿浆的铜、金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任一的氰化浸出矿浆的处理方法处理得到的滤液进行活性炭吸附提金处理,将上述任一的氰化浸出矿浆的处理方法处理得到的浓缩液进行酸化硫化回收铜和回收氰化物处理。本发明解决现有含铜金矿氰化浸出过程中铜、金分离的问题,通过对Cu‑CN的变价调控促进金的高效回收和富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氰化浸出矿浆的处理方法、系统及铜、金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氰化工艺仍然是矿山黄金冶炼过程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随着单体金矿资源的日益枯竭,难处理伴生混合矿物的开发成为必然。其中最常见的铜金混合矿物,在氰化浸出的过程中,铜也会以Cu-CN络合物的形态被浸出。铜的浸出不仅增加了氰化钠药剂的消耗,而且对后期载金碳对金的吸附容量和吸附效率的影响很大,减少了活性炭的使用寿命和提金的效率。
现有的常规处理工艺为对吸附后的载金碳中的铜进行去除。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443042.2的专利,公开一种氨氰法选择性从高铜载金炭脱铜的方法,采用氨水脱除铜,该技术采用的氨水腐蚀性强,操作流程复杂,成本高;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273194.2的专利,公开从含铜氰化贵液中回收金铜的方法,采用“腐蚀钢棉”进行含铜氰化液中的铜金吸附,然后采用硝酸、王水处理,该技术工艺可操作性性查,药剂腐蚀性强,成本高;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312619.0的专利,公开在高铜金矿氰化提金中回收铜锌和氰化物的方法和系统,存在锌粉利用率低,加入石灰结垢致使膜污堵问题,同时纳滤过程存在铜截留率低的问题,工程上不具有可行性。
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快速、高效,可实施性强的含铜氰化矿浆(贵液)的处理方法,可以快速的衔接到现有成熟的金提取工艺中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氰化浸出矿浆的处理方法、系统及铜、金分离方法,解决现有含铜金矿氰化浸出过程中铜、金分离的问题,通过对Cu-CN的变价调控促进金的高效回收和富集。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氰化浸出矿浆的处理方法,采用“浸出矿浆+固液分离+在线监测系统+药剂调节+深度过滤+纳滤处理”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对氰化浸出矿浆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将分离后的滤液送入调节池内,S2:调节滤液的PH值至碱性,往调节池内加入氰化物控制滤液中总氰与总铜的质量比大于1.6∶1,S3:对步骤S2调节后的混合液进行超滤处理,S4:将超滤处理后的滤液进行纳滤处理,得到滤液和浓缩液。
优选地,步骤S2中的氰化物为氰化钠,滤液PH值控制在9.5-11.0,滤液中总氰与总铜的质量比控制在1.6-2.5:1。最优的方案为:滤液中总氰与总铜的质量比控制在2.0:1。
优选地,步骤S2中通过碳酸钠和/或氢氧化钠调节滤液的PH值。
优选地,步骤S3中采用PVDF超滤膜进行超滤处理,PVDF超滤膜为浸没式,运行通量为50-200L/m2·h,运行时过滤压力为0.01-0.05Mpa,跨膜压差≤0.05Mpa,运行错流率为300-400%,孔径为0.001-0.02μm。
优选地,步骤S4中通过纳滤膜进行纳滤处理,纳滤膜运行压力为0.2-2.0MPa,孔径为1-2nm。
优选地,步骤S1中固液分离后对滤渣进行洗涤,滤渣含水率约25-45%,然后通过因科法、次氯酸盐或双氧水工艺进行深度破氰,实现无害化处理,将破氰后的滤渣放入尾矿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欣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欣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46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图像的大数据收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溶剂提取谷维素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