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护肝功能的蓝桑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3534.6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5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谢忠稳;王竹童;李大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62 | 分类号: | A61K36/62;A61P1/16;A23F3/34;A61K36/424;A61K36/6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晓琳 |
地址: | 23003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肝功能 蓝桑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护肝功能的蓝桑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配方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蓝桑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绞股蓝12~14份、桑叶3~5份、荷叶2~4份。本发明以绞股蓝和桑叶为“君药”,以荷叶为“臣药”,将各原料科学组合,采用绞股蓝、桑叶和荷叶按照特定比例组合,用量合理,得到的蓝桑茶具有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显著保护肝脏的功效,并且副作用小。本发明提供的蓝桑茶,其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方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护肝功能的蓝桑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除可直接导致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细胞癌和移植肝复发外,还可影响其他慢性肝病的进展,并参与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代谢综合征相关恶性肿瘤、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肝硬化为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的重要因素。为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当代医学领域的新挑战。
目前,市场上一些用于保护肝脏的药物或者保健食品等,往往存在副作用大、效果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护肝功能的蓝桑茶及其制备方法,该蓝桑茶中含有大量的保肝护肝成分,具有护肝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桑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
绞股蓝12~14份、桑叶3~5份、荷叶2~4份。
优选的,所述蓝桑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
绞股蓝12.5~13.5份、桑叶3.5~4.5份、荷叶2.5~3.5份。
优选的,所述绞股蓝为九叶蓝。
优选的,所述桑叶为经霜的桑叶。
优选的,所述荷叶为6~7月份的荷叶片。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蓝桑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绞股蓝、桑叶和荷叶混合,对所得混合物进行研磨,得到蓝桑茶。
优选的,所述研磨的时间为80~100s。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桑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绞股蓝12~14份、桑叶3~5份、荷叶2~4份。本发明根据君臣佐使配伍原则,以绞股蓝和桑叶为“君药”,绞股蓝具有保肝解毒、降血脂血糖的功效,可以缓解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等症;桑叶的活性成分包括DNJ、植物甾醇、黄酮类等,具有抑制脂肪肝的形成、降低血清脂肪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还具有补肝、清肝明目等作用,桑叶苦寒,兼入肝经,有平降肝阳之效,故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以荷叶为“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荷叶中的荷叶碱能够有效分解体内的脂肪,荷叶中的芳香族化合物能有效溶解脂肪、化浊去腻防止脂肪积滞体内;维他命B1、C和咖啡因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与消脂,荷叶黄酮类成分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TC)和血清甘油三酯(TG)的功效。本发明将各原料科学组合,采用绞股蓝、桑叶和荷叶按照特定比例组合,用量合理,得到的蓝桑茶具有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保护肝脏的功效,并且副作用小。
本发明提供的蓝桑茶,其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蓝桑茶的LC-MS/MS总离子流图以及主要化学成分图;
图2为C57BL/6J小鼠经过不同饮食干预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态变化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35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VDS-COAX信号增强器及车辆
- 下一篇:天线装置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