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3448.5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4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吴保强;马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柏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3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可以放置若干样本试管的基体、设置有光电检测系统的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与基体之间的控温装置,所述光电检测系统包括激发光模块和荧光检测模块,所述光电检测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往复式光纤扫描机构,所述往复式光纤扫描机构设置在基体一侧,所述基体上对应光纤扫描机构一侧设置有检测孔,所述往复式光纤扫描机构通过光纤与激发光模块和荧光检测模块连接。通过基体安置携带待检测样本物质的试管,电机带动往复式光纤扫描机构往复运动,扫描检测试剂荧光,有利于提高激发光效率,获得更高的荧光灵敏度和荧光强度,提高荧光信噪比,提高模块温度均匀性,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荧光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分子生物技术,通过变性、复性和延伸,可在短时间内将靶DNA扩增数百万倍。实时荧光定量PCR是指在 PCR 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 PCR 进程,通过标准曲线实现对未知模板浓度进行定量分析。现在农业、医疗等行业被诸多领域广泛应用。当前荧光检测装置对携带有待检测产物试管的检测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顶部检测和底部扫描。1)顶部检测,该荧光检测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设置有试管插接槽的金属模块,而金属模块底部是封闭的,激发和检测部件位于金属模块上方。这种方式优点是可以使用通用的制冷片或其他类型的加热片和散热器对试管进行温度控制;缺点是试管顶部不平,会有蒸发和结露,造成荧光重复性差。2)底部扫描,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基于底部扫描检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其公告号“CN101328503”,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装置成一整体的可插放若干试管的变温金属模块,半导体制冷器和散热器件,其特征是变温金属模块的试管插孔为贯通变温金属模块、半导体制冷器和散热器件的通孔,散热器件为热管散热器,热管延伸至整体结构外侧,延伸端连接散热翅片,光电检测器位于整体结构散热器件的底部,由电机驱动扫描,从试管的底部检测试剂荧光。这种方式优点是检测模块位置靠近试管储存试剂位置,荧光信号强,检测灵敏度高;缺点是模块上下会形成空气对流,影响金属模块稳定均匀性,制冷片或其他类型加热片和散热器需要打孔,造成通用尺寸制冷片或其他类型的加热片和散热器将不能采用,而且加工和安装难度加大,从而造成成本增加,还有试管底部一般都不平滑,也会造成信号采集的不稳定性。因此,上述问题需要一种新型荧光检测装置来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以下几个问题:1、顶部检测型荧光检测装置距离待检测样本物质较远,容易受到管内蒸发、结露等现象干扰检测结果;2、底部扫描时荧光检测装置无法配合温控装置使用进而无法得到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通过基体安置携带待检测样本物质的试管,配合温控装置以及设置在试管下方的往复式光纤扫描机构对试管内的待检测样本物质进行侧边扫描,以此得到一致性较好且干扰较少的荧光强度信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荧光检测装置,包括内部放置有样本试管的基体和设置有光电检测系统的基座,所述光电检测系统包括激发光模块和荧光检测模块,所述光电检测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往复式光纤扫描机构,所述往复式光纤扫描机构设置在基体一侧,所述基体上对应光纤扫描机构一侧设置有检测孔,所述往复式光纤扫描机构通过光纤与激发光模块和荧光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激发光模块用于发射激发光,使得待检测样本物质内的荧光成分吸收光能并进入激发态,而所述荧光检测模块用于接收荧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用于PCR定量数据分析。所述试管竖直安置在基体内部,当往复式光纤扫描机构对试管进行扫描时,试管内的样本因重力作用均匀贴附于试管侧壁,而平行于试管运动的往复式光纤扫描机构可对样本进行充分扫描,且依靠平滑的试管侧壁能够避免因试管本体形状而可能出现的检测误差和重复性,有效提高荧光检测的准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柏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柏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34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