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3448.5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4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吴保强;马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柏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3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内部放置有若干样本试管的基体(1)和设置有光电检测系统(2)的基座(3),所述光电检测系统(2)包括激发光模块(21)和荧光检测模块(22),所述光电检测系统(2)还包括设置在基座(3)上的往复式光纤扫描机构(4),所述往复式光纤扫描机构(4)设置在基体(1)一侧,所述基体上对应光纤扫描机构一侧设置有检测孔(12),所述往复式光纤扫描机构(4)通过光纤(5)与激发光模块(21)和荧光检测模块(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基体(1)与基座(3)之间设置有控温装置(6),所述控温装置(6)与基体(1)和基座(3)之间均设置有导热介质(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温装置(6)底部设置有散热模块(7),所述散热模块(7)上设置有若干散热片(71),所述散热模块(7)与基座(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往复式光纤扫描机构(4)包括平行于基体(1)设置的扫描轨道(41)、电机(42)和与电机(42)连接的同步机构,所述同步机构上设置有信号交互头(8),所述信号交互头(8)在扫描轨道(41)上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光纤(5)为包括有分叉端和集束端的Y字型结构,所述集束端包括有激发部和接收部,所述分叉端包括与激发部连通的输入端(51)和与接收部连通的输出端(52),所述激发光模块(21)通过输入端(51)与激发部连接,所述荧光检测模块(22)通过输出端(52)接收部与连接,所述光纤(5)集束端设置在信号交互头(8)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同步机构包括设置在扫描轨道上的同步带轮和连接在同步带轮上的同步带,所述信号交互头(8)与同步带连接,所述同步带轮与电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基体(1)内设置有安置槽(11),所述样本试管放置在安置槽(11)内,所述安置槽(11)平行于基座(3)设置,所述检测孔(12)设置在安置槽(11)中部,所述检测孔(12)的孔口朝向往复式光纤扫描机构(4)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置槽(11)纵剖面为倒锥形结构,所述样本试管与安置槽(11)插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将设置有待检测物质及荧光物质的样本试管插入安置槽(11)中;
启动控温装置(6)对样本物质进行高温变性,变性温度为80℃-95℃,接着对处理后的样本物质进行复性,调整控温装置(6)的温度至40℃-60℃,复性时间根据样本种类设置在30s-60s之间,最后对处理后的样本物质进行升温延伸反应,调整控温装置(6)的温度至70℃-80℃,延伸反应时间根据样本中扩增片段长度设置为1-15min;
根据实验目标扩增程度以及样本浓度循环进行b步骤;
进入采样阶段,启动光电检测系统(2),激发光模块(21)产生激发光,并通过往复式光纤扫描机构(4)自检测孔(12)逐个照射样本试管,同时样本试剂发射的荧光由检测孔(12)通过光纤传输到荧光检测模块(22),并转为为电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荧光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激发光模块(21)包括内部设置有激发光滤光片的第一透镜组件和LED灯,所述第一透镜组件设置在LED灯与光纤(5)之间;所述荧光检测模块(22)包括内部设置有接收滤光片的第二透镜组件和光电检测器,所述第二透镜组件设置在光纤(5)与光电检测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柏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柏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34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