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驾驶员路考培训的智能驾校系统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2101.9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5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军;余锦秋;吴超仲;黄珍;张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19/16 | 分类号: | G09B19/16;G09B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曹鹏飞 |
地址: | 43007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驾驶员 路考 培训 智能 驾校 系统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驾驶员路考培训的智能驾校系统,环境感知模块采集智能教练车周围环境数据和车辆位置数据,并进行融合,输出感知结果;驾驶员感知模块采集驾驶员头部图像和驾驶员操作数据,输出驾驶员数据;决策模块接收各模块反馈的数据,经过计算选择控制策略,输出控制指令;执行模块接收车载计算机输出的控制指令,执行相应操作并反馈行车数据。系统更加贴合实际驾驶情况,有利于学员掌握和运用道路驾驶技能,实现道路驾驶和考试项目一体化教学。学员可以达到差异化教学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为道路交通安全与社会稳定提供可靠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针对驾驶员路考培训的智能驾校系统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全国公路网逐渐完善,人们对于机动车需要也越来越大。2018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172万辆,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27亿辆,其中汽车2.4亿辆,小型载客汽车首次突破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突破4亿人,达4.09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69亿人。机动车辆保有量的增加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机动车驾驶训练,机动车培训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受训人数迅速增加。截止2018年,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4.09亿人,近五年年均增量超过3000万人。据中国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伤亡超过20万人,全国道路交通交通事故总数约为470万起,其中80%到90%都是人为因数,由驾驶人造成的事故占70%-80%。因此,人作为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对驾驶人自身安全的有效保障是保障交通系统的关键,而驾驶人培训机构正是保障道路交通事故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其培训质量影响深远。我国现阶段驾驶人培训服务企业数量超过一万家,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参差不齐的驾驶员培训机构必将导致驾驶员驾驶技术的标准化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现阶段,我国驾驶人培训存在轻视教学大纲的要求,道路驾驶与考试项目相互脱离,培训教学缺乏技术性和针对性等问题。
近年来,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定位以及传感器等技术飞速发展,推动着汽车向智能化转变。作为汽车智能化技术最热门的应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迅速。自动驾驶技术依靠计算机视觉、传感器、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计算机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自动驾驶技术优点:一是可以减少因人为的操作失误而带来的交通事故和对车辆的损坏,二是可以减少因疲劳驾驶等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
因此,如何运用自动驾驶技术提高驾驶员路考培训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驾驶员路考培训的智能驾校系统及工作方法,运用自动驾驶技术,系统能够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要求在实际道路上对学员进行路考项目教学、模拟考试和评价,教学和模拟考试是在实际道路上进行,更加贴合实际驾驶情况,有利于学员掌握和运用道路驾驶技能,实现道路驾驶和考试项目一体化教学。通过训练报告,学员可以针对自己的薄弱项目进行训练,达到差异化教学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为道路交通安全与社会稳定提供可靠保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对驾驶员路考培训的智能驾校系统,包括:感知模块、决策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感知模块包括环境感知模块和驾驶员感知模块;所述环境感知模块采集智能教练车周围环境数据和车辆位置数据,并进行融合,输出感知结果;所述驾驶员感知模块采集驾驶员头部图像和驾驶员操作数据,输出驾驶员数据;所述决策模块接收所述感知模块输出的感知结果和驾驶员数据、所述执行模块反馈的行车数据、所述路考模拟模块的路考项目和路考评价模块的评价结果,经过计算选择控制策略,输出控制指令;所述执行模块接收车载计算机输出的控制指令,执行相应操作并反馈行车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21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雾剂吸入器的电源单元
- 下一篇:气雾剂吸入器的电源单元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