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城轨站台安全门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1642.X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5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韦成杰;王秀玄;任全会;魏君;吴甜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5F15/655 | 分类号: | E05F15/655;E05F15/652;E05F15/70;E05F15/42;B61D19/02;B61B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3 | 代理人: | 张海涛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站台 安全门 控制系统 | ||
一种新型城轨站台安全门控制系统,包括地铁与车厢,所述地铁的车厢一侧设置有开口,开口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滑槽与下滑槽,上滑槽与下滑槽之间安装有两个带有滑板的安全门,在下滑槽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电机,机轴上分别两连接有与下端滑板螺纹连接的螺杆,在车厢开口上端中央位置安装有一个红外传感器;在地铁的控制室内安装有带有开门按钮、关门按钮、处理器、指示灯与紧急制动模块的控制台。当红外传感器感应到安全门处有人时,指示灯发红光,当红外传感器感应到安全门处无人时,指示灯发绿光,从而便于司乘人员对车门口处是否有人员进行判断;在关闭安全门的过程中发生突发状况时,能够自动紧急制动,更加的保证了乘坐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城轨站台安全门控制系统,属于安全门装置设计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城市的地铁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地铁运输线效率高、时间准确,受天气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因此也成为市民出行的一种常见交通工具;地铁在到站时,地铁列车的门与地铁站台的门依次打开,市民便可从站台上下列车。
在实际乘坐过程中,有部分乘客不顾自身安全,在地铁即将关门时硬闯地铁,这种做法对自身安全极为不负责任,同时也影响其他旅客的正常出行;为了减少这种事情的发生,地铁站配备有地铁安全员,现有的安全门在使用的过程中自动进行关门,不仅不方便,还容易因为信息传达错误安全事故,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城轨站台安全门控制系统,该安全门上端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在控制台设置有指示灯,当红外传感器感应到安全门处有人时,指示灯发红光,当红外传感器感应到安全门处无人时,指示灯发绿光,从而便于司乘人员对车门口处是否有人员进行判断;控制台设置有关门按钮,在指示灯的绿灯亮时,控制地铁安全门关闭,确保上地铁的人员不会被安全门夹到,确保了人员的安全;并同时在控制台还设置有紧急制动模块,在关闭安全门的过程中发生突发状况时,能够自动紧急制动,更加的保证了乘坐人员的安全。
本发明涉及以下内容:
一种新型城轨站台安全门控制系统,包括地铁1与车厢3,所述地铁1的车厢3一侧设置有开口,开口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滑槽2与下滑槽5,上滑槽2与下滑槽5之间安装有两个安全门4,安全门4上下端分别带有滑板8,滑板8卡在上滑槽2与下滑槽5中,在下滑槽5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电机6,两电机6的机轴相对,机轴上分别两连接有水平的螺杆7,螺杆7与安全门4的下端滑板8螺纹连接,在车厢开口上端中央位置安装有一个红外传感器9;在地铁的控制室内安装有控制台10,控制台10上设置有开门按钮11、关门按钮12、处理器14、指示灯13与紧急制动模块,红外传感器9连接处理器14的输入端,处理器14的输出端连接紧急制动模块15,紧急制动模块15与关门按钮12串联在电机6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城轨站台安全门控制系统,进一步地,所述上滑槽2与下滑槽5的纵切面为T形结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城轨站台安全门控制系统,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门4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弹性缓冲垫。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城轨站台安全门控制系统,进一步地,所述电机6为减速伺服电机,且电机6可以正反转。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城轨站台安全门控制系统,进一步地,所述螺杆7端部设置有限位结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城轨站台安全门控制系统,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灯13由红绿指示灯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
1.本申请一种新型城轨站台安全门控制系统在安全门上端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在控制台设置有指示灯,当红外传感器感应到安全门处有人时,指示灯发红光,当红外传感器感应到安全门处无人时,指示灯发绿光,从而便于司乘人员对车门口处是否有人员进行判断;控制台设置有关门按钮,在指示灯的绿灯亮时,控制地铁安全门关闭,确保上地铁的人员不会被安全门夹到,确保了人员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16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由流不停车收费方法、系统、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光纤振动感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