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气密封智能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1465.5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6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尔卿;陈虹;王泽平;祝磊;贾邵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G01M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智能 监测 系统 | ||
1.一种干气密封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状态参数采集模块和状态监测模块;其中,
干气密封装置的密封结构包括一级密封气进气管(1)、一级密封气干燥器(2)、一级密封气过滤器(3)、一级密封气输送管(4)、压缩机(5)、平衡管(6)、一级密封腔(7)、二级密封腔(8)、隔离密封腔(9)、二级密封气进气管(10)、二级密封气过滤器(11)、第一二级密封气输送管(12)、第二二级密封气输送管(13)和一级密封气泄漏管(14);
所述一级密封气进气管(1)包括两根,用于输入处理前的一级密封气,依次经过一级密封气干燥器(2)的干燥处理和一级密封气过滤器(3)的杂质过滤后,将处理好的一级密封气经一级密封气输送管(4)输送到压缩机(5)两侧的一级密封腔(7)内,且输送位置为靠近二级密封腔(8)的一端,进行压缩机气体密封;两侧的一级密封腔(7)远离二级密封腔(8)的一端之间连通有平衡管(6),以平衡两侧的一级密封腔(7)内的密封压力;
所述二级密封气进气管(10)用于输入处理前的二级密封气,经过二级密封气过滤器(11)过滤处理后,将处理好的二级密封气一方面经第一二级密封气输送管(12)输送到压缩机(5)两侧的二级密封腔(8)内,且输送位置为靠近隔离密封腔(9)的一端,以降低一级密封气的泄漏量;另一方面,经第二二级密封气输送管(13)输送到压缩机两侧的隔离密封腔(9)远离二级密封腔的一端;
所述压缩机(5)两侧的二级密封腔(8)靠近一级密封腔(7)的一端均连通有一级密封泄漏管(14),用于输出一级密封气的泄漏气;
所述状态参数采集模块包括设置于干气密封装置中的,
流量传感器,设置于密封气进密封腔的入口处和泄漏气出密封腔的出口处;所述密封气进密封腔的入口处包括,一级密封气输送管(4)连接一级密封腔(7)的入口处,和,第一二级密封气输送管(12)连通二级密封腔(8)的入口处;所述泄漏气出密封腔的出口处包括一级密封气泄漏管(14)连通二级密封腔(8)的出口处;
温度传感器,设置于一级泄漏气出口位置;所述一级泄漏气出口位置包括一级密封气泄漏管(14)连通二级密封腔(8)的出口处;以及
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于密封气、泄漏气和过滤器的管道内;所述密封气的管道包括第一二级密封气输送管(12)和第二二级密封气输送管(13);所述泄漏气的管道包括一级密封气泄漏管(14);过滤器的管道包括一级密封气过滤器(3)和二级密封气过滤器(11)的管道;
所述状态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干气密封装置的当前状态,包括,
流量状态监测子模块,接收所述流量传感器采集的流量检测信号,以监测密封气进密封腔的入口处和泄漏气出密封腔的出口处的流量状态;
温度状态监测子模块,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检测信号,以监测一级泄漏气出口位置的温度状态;以及
压力状态监测子模块,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检测信号,以分别监测密封气、泄漏气和过滤器的管道内的压力状态;
还包括报警阈值设置模块及报警模块,其中,
所述报警阈值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各个检测信号的报警阈值,当检测信号的值达到报警阈值条件时,触发报警模块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气密封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参数采集模块还包括振动位移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一种或几种,其中,
振动位移传感器设置于干气密封装置的轴承附近,用于检测轴承的振动位移;
转速传感器设置于干气密封装置的电机侧,用于检测电机的转速;
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液位罐内;
相应地,所述状态监测模块还包括振动位移监测子模块、转速监测子模块和液位监测子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
振动位移监测子模块用以接收所述振动位移传感器采集的振动位移检测信号,以监测干气密封装置的轴承的振动位移;
转速监测子模块用以接收所述转速传感器的转速检测信号,以监测干气密封装置的电机的转速;
液位监测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液位检测信号,以监测液位罐内的液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146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