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件自定心弹性退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8880.5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6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云;孙路;王辉宇;钱蔚鑫;彭娟;吕崇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邹蕾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定心 弹性 退出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工件自定心弹性退出装置,包括安装在机床上的本体芯轴,所述本体芯轴上依次设有弹性退离垫、平垫片和压紧螺母,压紧螺母与本体芯轴螺纹连接,将虚拟工件安装在弹性退离垫和平垫片之间的空腔内,实现虚拟工件的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安装在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磨床等机床上,依靠本体芯轴与工件锥面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弹性退离垫与工件端面形成的摩擦力,能够限制旋转自由度,可广泛应用于以锥面孔定位的各类零部件的多面体车削、铣削、钻削等加工以及铣削工件外轮廓面或钻削工件端面孔或径向孔等工作面的加工,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操作便捷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件自定心弹性退出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芯轴锥面定位工件,没有工件退出装置,不能太紧配合,在工序完毕后,需将本体芯轴连同工件一并从机床上取出,然后,在工作台上将工件与本体芯轴分开,致使其存在加工效率低、易损伤工件、易损伤芯轴的缺陷;此外,由于不能太紧配合,工件与芯轴的摩擦力不足以限制旋转自由度,所以,只能用于切削力较小的外圆车削及外圆磨削,不能用于铣削工件外轮廓面或钻、镗削工件端面孔或径向孔。
为解决上诉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工件自定心弹性退出装置,依靠本体芯轴与工件锥面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弹性退离垫与工件端面形成的摩擦力,能够限制旋转自由度,可安装在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磨床等机床上,可进行铣削工件外轮廓面或钻削工件端面孔或径向孔等工作面的加工,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操作便捷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自定心弹性退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件自定心弹性退出装置,包括安装在机床上的本体芯轴,所述本体芯轴上依次设有弹性退离垫、平垫片和压紧螺母,压紧螺母与本体芯轴螺纹连接,将虚拟工件安装在弹性退离垫和平垫片之间的空腔内,实现虚拟工件的固定。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退离垫为橡胶弹性垫或者内设弹簧组件的弹性垫。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本体芯轴为“T”型结构,该“T”型结构分为粗端部和细端部,所述细端部又分为套设弹性退离垫、虚拟工件和平垫片的锥形轴以及螺纹连接压紧螺母螺纹轴,所述锥形轴和螺纹轴一体成型。
一种工件自定心弹性退出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将本体芯轴安装在机床上,然后依次安装弹性退离垫、虚拟工件、平垫片和压紧螺母,将虚拟工件的位置固定住,使虚拟工件进入被加工状态;
S2、虚拟工件加工完毕后,本体芯轴保持固定在机床上的状态,操作者依次松开压紧螺母,取出平垫片,此时弹性退离垫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将虚拟工件自动顶出,加工完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一种工件自定心弹性退出装置,可安装在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磨床等机床上,依靠本体芯轴与工件锥面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弹性退离垫与工件端面形成的摩擦力,能够限制旋转自由度,可广泛应用于以锥面孔定位的各类零部件的多面体车削、铣削、钻削等加工以及铣削工件外轮廓面或钻削工件端面孔或径向孔等工作面的加工,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操作便捷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中:1、本体芯轴;2、弹性退离垫;3、平垫片;4、压紧螺母;5、虚拟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88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蹄形的横隔梁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阀门用双层弹性全金属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