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革用双组分马来酸酐封端水性聚氨酯底料及马来酸酐封端水性聚氨酯乳液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8221.1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2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钱建中;钱洪祥;陈杰;刘亚;刘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C08G18/67;C08G18/66;C08G18/48;C08G18/50;C08G18/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51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革 组分 马来 酸酐 水性 聚氨酯 料及 乳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革用双组分马来酸酐封端水性聚氨酯底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马来酸酐封端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溶性多元胺固化剂;所述水溶性多元胺固化剂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或异弗尔酮二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水溶性多元胺固化剂与所述马来酸酐封端水性聚氨酯乳液的质量比为0.35~1.85:100。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制备所述底料的马来酸酐封端水性聚氨酯乳液。本发明可与基布或Base进行干贴操作,且底料不会过多渗入基布或Base,且初粘好。另外本发明的底料无需室温后熟化即可得到手感好,剥离强度高的合成革。相比传统乳液使用DMPA或DMBA作亲水成分和使用异氰酸酯做固化成分,更加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合成革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合成革用双组分马来酸酐封端水性聚氨酯底料及马来酸酐封端水性聚氨酯乳液。
背景技术
在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中,需要用到基布或Base、底料、面层和表处层,制备工艺一般为先在离型纸上涂布一定厚度的面层料,经烘道烘干后,再涂覆一层底料,经烘道烘至半干或全干后,再将基布或Base以辊压的方式与之贴合,再经烘道烘干后收卷,最后根据需要再做一层表处层。
其中作为底料的水性聚氨酯,一般分为单组分和双组分两种类型。单组分水性聚氨酯底料在使用时,若采用湿贴工艺,即涂覆底料后直接贴合基布或Base,很容易使底料渗入基布或Base,造成手感僵硬。所以大多采用半干贴的工艺,而水在挥发时,整个涂胶面的水分挥发情况并不均匀,半干贴的时机不好掌握,一旦底料某处过干,则该处初粘小,造成贴合不牢或剥离强度不均匀。
传统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底料中的A组分为含羟基封端的水性聚氨酯乳液,B组分大多为可水分散的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在使用时,100℃以下,水分完全烘干时,因A组分中的水性聚氨酯分子量低,且A和B组分仅反应了少部分,所以,底料不完全成膜且拔丝,底料不会过多渗入基布或Base,且初粘好,贴合基布或Base后,经高温130~150℃,3~5min预熟化,收卷,再经24~48h的室温后熟化,从而得到剥离强度高、手感柔软的成品。
现有技术当中解决了贴合工艺的问题,但是后熟化时间太长,很多厂商希望在成品收卷时胶层就要有很高的强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单组分水性聚氨酯底料,湿贴易渗布或Base、半干贴剥离强度低或不均匀,传统双组分水性聚氨酯底料需要室温后熟化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合成革用双组分马来酸酐封端水性聚氨酯底料,所述底料可干贴,且高温熟化后无需室温后熟化。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制备所述合成革用双组分马来酸酐封端水性聚氨酯底料的马来酸酐封端水性聚氨酯乳液。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合成革用双组分马来酸酐封端水性聚氨酯底料,其中,包括:
马来酸酐封端水性聚氨酯乳液;
水溶性多元胺固化剂;
所述水溶性多元胺固化剂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或异弗尔酮二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水溶性多元胺固化剂与所述马来酸酐封端水性聚氨酯乳液的质量比为0.35~1.85:100。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马来酸酐封闭水性聚氨酯乳液,所述乳液由如下方法制备而得:
步骤1:
将聚合物二元醇升温至100~120℃,真空脱水60~90min,降温至50~ 60℃后在氮气保护下加入二异氰酸酯后搅拌均匀;
再加入小分子二醇扩链剂、催化剂后升温至80~90℃,待测得树脂中的 NCO基团百分含量达到反应终点值时,降温至55℃以下后加入丙酮稀释,反应终点通过二正丁胺滴定法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8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