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力泵外磁转子的自动化组装机中的送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5779.4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6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时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H02K15/03;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23600 江苏省宿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力泵 转子 自动化 组装 中的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力泵外磁转子的自动化组装机中的送料机构。它解决了现有的外磁转子装配过程中,磁瓦通过手工安装的方式,没有采用能取代人工拼装的组装机,批量生产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生产成本较高且安装费力,制作时间较长,组装效率较低等技术问题。本磁力泵外磁转子的自动化组装机中的送料机构,外磁转子包括转子座和磁瓦,组装机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能输送磁瓦的送料机构;底座上设置有能夹持固定转子座的夹持机构;支撑架上设置有能装配磁瓦的夯实机构。本发明具有输送效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是属于申请日:2019-03-15、申请号:201910196162.X、专利名称:一种磁力泵外磁转子的自动化组装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力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送料机构,特别是一种磁力泵外磁转子的自动化组装机中的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磁力泵主要由泵头、磁力传动器、电动机、底座等零件组成,其中磁力传动器由外磁转子、内磁转子以及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磁力泵的工作原理是,当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磁场能穿透空气间隙和非磁性物质隔离套,带动与叶轮相连的内磁转子作同步旋转,实现动力的无接触同步传递,从而抽送液体,将容易泄露的动密封结构转化为零泄漏的静密封结构,可见,外磁转子作为磁力泵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磁力泵的使用寿命。
外磁转子内部嵌套有呈圆周分布的磁瓦,现有的外磁转子装配过程中,磁瓦通过手工安装的方式,没有采用能取代人工拼装的组装机,批量生产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生产成本较高且安装费力,制作时间较长,组装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磁力泵外磁转子的自动化组装机,该组装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高效的完成外磁转子的自动化组装工作。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磁力泵外磁转子的自动化组装机,外磁转子包括转子座和磁瓦,组装机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能夹持固定转子座的夹持机构;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能输送磁瓦的送料机构,支撑架上还设置有能装配磁瓦的夯实机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夹持机构对转子座进行夹持固定,然后通过人工依次将磁瓦放入送料机构中,再通过夯实机构将磁瓦夯实在转子座中,完成外磁转子的组装工作;通过以上机构的协同动作,实现整个组装过程周期性运转,外磁转子在转动盘上进行限位,磁瓦的安装围绕转动盘展开,整体布置紧凑,减少动作流程,从而实现外磁转子的自动化组装,节省人力,大大提高了组装效率。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转动盘、第一伺服电机、双向丝杆、螺母副、滑块、导轨、固定板和夹持板,转动盘的上端固定有防震垫,转动盘的下端与驱动机构相连,转动盘内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限位台,转动盘内还开设有滑槽,第一伺服电机水平固定在转动盘上,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双向丝杆的一端相连,双向丝杆的另一端与滑槽内壁转动连接,螺母副套设在双向丝杆上,导轨水平固定在滑槽底部,滑块固定在螺母副的下端,且滑块滑动设置在导轨上,固定板固定在螺母副的上端,夹持板的下端固定在固定板上。
当需要对转子座进行夹持固定时,控制第一伺服电机动作,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双向丝杆转动,双向丝杆带动螺母副相向移动,螺母副带动滑块在导轨上相向移动,起到平衡作用,同时,螺母副带动固定板相向移动,固定板带动夹持板相向移动,夹持板对转子座进行夹持固定,同时,再加上防震垫对转子座的抵靠与限位柱对转子座的限位,使得转子座的夹持固定更加平稳有效,夹持稳定性好;当需要调整转子座的角度位置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带动转子座转到指定角度位置。
所述防震垫的上端与转子座相抵靠,防震垫的材质为橡胶。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防震垫可以减少转子座在安装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力,缓震效果好。
所述夹持板的上端能与转子座外侧壁相接触,夹持板的上端为弧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57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载感测模块、负载感测方法以及充电装置
- 下一篇:多面打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