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运车转向同步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5568.0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4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雷斌;唐军;全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汇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B62D5/20;B62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4103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运车 转向 同步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运车转向同步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同步齿轮一、同步齿轮二、第二连杆、转轴和套筒;同步齿轮一与同步齿轮二相互啮合;所述同步齿轮一和同步齿轮二均通过套筒与转轴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一端与车轮支架铰接,另一端铰接第一同步杆,所述第一同步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另一个需要同步的车轮的支架铰接,另一端铰接第二同步杆,所述第二同步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另一个套筒固定连接接。本发明通过啮合齿轮、连杆、同步杆传动,转向精度高,同步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运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跨运车转向同步机构。
背景技术
跨运车具有机动灵活、效率高、稳定性好、轮压低等特点,在集装箱和大件物料装卸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跨运车的转向通常由油缸推动同侧车轮转动来实现,但油缸推动的同步性不够稳定,使得跨运车转向的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实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跨运车转向同步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跨运车转向同步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同步齿轮一、同步齿轮二、第二连杆、转轴和套筒;
所述同步齿轮一与同步齿轮二相互啮合;所述同步齿轮一和同步齿轮二均通过套筒与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车轮支架铰接,另一端铰接第一同步杆,所述第一同步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另一个需要同步的车轮的支架铰接,另一端铰接第二同步杆,所述第二同步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另一个套筒固定连接接。
优选的,所述同步齿轮一和同步齿轮二呈扇形。
优选的,所述同步齿轮一和同步齿轮二呈圆形。
优选的,所述套筒与同步齿轮一、同步齿轮二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大小、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同步杆和第二同步杆大小、长度相同。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当其中一个车轮在油缸的推动下转动时,通过第一连杆推动所述同步齿轮一绕所述转轴转动,同步齿轮一转动时,通过啮合的齿轮,带动所述同步齿轮二同步转动,且所述同步齿轮一与所述同步齿轮二转动角度相同,此时所述同步齿轮二通过第二同步杆带动所述第二连杆,从而使得另一个车轮同步转动。通过啮合齿轮、连杆、同步杆传动,转向精度高,同步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图1中沿A-A的剖面图;
图4为图2中I处的放大图。
图中:1、第一连杆;2、同步齿轮一;3、同步齿轮二;4、第二连杆;5、转轴;6、套筒;7、车轮;8、支架;9、第一同步杆;10、第二同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汇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汇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5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铁作业车智能工具柜
- 下一篇:一种液压马达驱动轮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