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课堂的分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4376.X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5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枫;马镇筠;谢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论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9B5/14;G06F16/95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李飞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课堂 分享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课堂的分享方法及系统,涉及互联网教育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教师端发送的搜索信息,以对任务卡进行搜索;将搜索到的任务卡发送至教师端;接收教师端发送的选定的多张任务卡,并将所述任务卡添加至任务夹内;生成所述任务夹的分享地址,并将所述分享地址发送至学生端;学生可以随时进入进行学习,解决了现有的方法中学生在课后无法随时随地的进行课程内容学习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教育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课堂的分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多媒体教学平台忽略了课后巩固教学的重要性,学生在课后无法随时随地的进行课程内容学习,相应地,教师也无法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对学生的课后学习进行组织和安排。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课堂的分享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方法中学生在课后无法随时随地的进行课程内容学习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课堂的分享方法,应用于服务器,该方法包括:
接收教师端发送的搜索信息,以对任务卡进行搜索;
将搜索到的任务卡发送至教师端;
接收教师端发送的选定的多张任务卡,并将所述任务卡添加至任务夹内;
生成所述任务夹的分享地址,并将所述分享地址发送至学生端。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选定多张任务卡并构成任务夹,利用任务夹生成分享地址,将分享地址发送至学生端,学生即可通过学生端的分享地址进入任务夹进行学习,实现了学生随时随地打开课件进行课堂的巩固、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破除了学习场景的限制,解决了现有的方法中学生在课后无法随时随地的进行课程内容学习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生成所述任务夹的分享地址,并将所述分享地址发送至学生端,包括:
生成所述任务夹的二维码或链接;
将所述二维码或链接发送至学生端。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分享地址包括二维码和链接,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进入任务夹,便于学生进入,并且二维码和链接可进行复制和分享,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课程内容的分享和传播,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教师端发送的选定的单张任务卡;
生成所述单张任务卡的分享地址。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教师分享的课程内容可能是多张任务卡,也可能是单张任务卡,如果是多张任务卡则添加至任务夹进行分享,如果是单张任务卡,则可以直接生成分享地址进行分享。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学生端发送的任务卡学习数据;
存储所述任务卡学习数据至历史任务数据;
将所述历史任务数据发送至教师端。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任务卡学习数据如参与人数、完成人数、完成进度和答题结果等,能够通过历史任务数据反馈学生的课前/课后学习情况,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增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课堂的分享方法,应用于教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历史任务数据;
根据所述历史任务数据查看学生的任务卡学习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论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论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43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