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泛在电力传感器物联网的工况载荷分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1808.3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5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翁利国;陈明亮;尉耀稳;秦维;陈杰;宋青;李南;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自动化分公司;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9/40;H04L41/14;H04L43/08;G01R22/06;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力 传感 器物 联网 工况 载荷 分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泛在电力传感器物联网的工况载荷分析系统,包括电力载荷感知层、网络通信层和系统应用层,所述电力载荷感知层包括用户交互终端、安全防护单元、工况载荷数据预处理单元和电力传感器单元,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该基于泛在电力传感器物联网的工况载荷分析系统,可实现根据电网负载电路检测信息的变化,来判断负载是否出现漏电窃电等不正常用电,大大丰富了电力工况载荷分析系统的功能,不仅能实现对电力负载的检测,判断各负载是否能够正常用电工作,而且能够实时了解各负载的用电情况,可大大提高分析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无需电力维护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定期进行巡查,大大节省了电力维护的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泛在电力传感器物联网的工况载荷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泛在物联是指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之间的信息连接和交互,因此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泛在物联网在电力行业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应用落地,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通过全息感知和广泛互联产生共享数据,通过融合融通提供价值服务是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如今电力行业中的物联网突出强调了“泛在”,笔者认为,相比较之前电力物联网的概念,泛在电力物联网除了要利用物联网设备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还更加强调了在人与物、物与物互联的基础上实现无所不在的服务,即通过物联网实现人、物、服务的互联互通。
目前在对电网各用户负载的工况进行分析时,大多是直接通过检测电网终端检测到负载信息,并将负载数据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送至应用监控终端进行分析,然而,这样的电网工况载荷分析系统存在以下不足:
1)、功能较为单一,只能实现对电力负载的检测,以及判断各负载是否能够正常用电工作,而不能根据电网负载电路检测信息的变化,来判断负载是否出现漏电窃电等不正常用电;
2)、现有的载荷分析系统安全性较差,由于泛在物联网的信息传输的特性,易使用户的用电信息泄露,严重影响用户的隐私安全,无法实现通过在电力物联网检测的过程中设置安全防护网关,来使整个分析系统更加安全;
3)、智能化程度较低,无法达到通过结合智能神经网络算法,来使载荷分析系统能够智能搜索与检测负载相关的数据信息的目的,需要电力维护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定期进行巡查,增加了电力维护的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泛在电力传感器物联网的工况载荷分析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分析系统功能较为单一,载荷分析系统安全性较差,以及智能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泛在电力传感器物联网的工况载荷分析系统,包括电力载荷感知层、网络通信层和系统应用层,所述电力载荷感知层包括用户交互终端、安全防护单元、工况载荷数据预处理单元和电力传感器单元,所述用户交互终端的输出端与安全防护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且安全防护单元和电力传感器单元的输出端均与工况载荷数据预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系统应用层包括系统后台信息管理模块、应用层交互终端、电力运维告警平台、联网大数据库模块、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存储模块和窃电分析单元,所述系统后台信息管理模块分别与应用层交互终端、电力运维告警平台、联网大数据库模块、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存储模块和窃电分析单元实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用户交互终端包括用户登录模块、用户权限认证模块和用户操作执行模块,且工况载荷数据预处理单元包括数据地址信息搭载模块、数据分类整合模块和无线网络传输模块,所述数据地址信息搭载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分类整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数据分类整合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网络传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自动化分公司;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未经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自动化分公司;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18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