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电量增长率计算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0125.6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2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滔;周保荣;卢斯煜;王彤;王嘉阳;姚文峰;郭知非;蔡万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Q10/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6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电量 增长率 计算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电量增长率计算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月份的目标气温数据序列和对应的历史气温数据序列;对目标气温数据序列进行分段线性拟合,得到最优拟合函数,并计算最优拟合函数在每一预设的温度区间内的气温负荷灵敏度,进而计算所述待评估月份的日气温影响量序列;根据所述日气温影响量序列和影响小时数计算所述待评估月份的总气温影响电量;通过去除总气温影响电量对实际用电量的影响,计算得到所述待评估月份实际的用电增长率。本发明还公开了对应的电量增长率计算装置。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有效避免天气温度对用电量增长率计算准确性的影响,提高用电量增长率计算的准确性,提高电力系统的用电服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用电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电量增长率计算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各行各业的发展均离不开电力的支撑,电力系统的用电量增长率的计算对于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等多个方面均有重大的影响,通过对用电量增长率的计算,可以更好地预测用电量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的用电服务质量和用电管理效率,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统计每年同期的用电量的方法来计算用电量增长率。
然而,在实施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电力需求除了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行业自身周期性规律影响外,还受到其它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居民大功率耗电设备是制冷、取暖等设备,这些设备的使用与气温等气象要素密切相关,如果今年和去年同期的气温不一样,其用电量需求也必然不同,直接采用同期用电量来计算用电量增长率的方法显然无法很好地反映出实际用电增长率,进而影响电力系统对用电需求的合理预测和调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电量增长率计算方法和装置,其能有效避免天气温度对用电量增长率计算准确性的影响,提高用电量增长率计算的准确性,提高电力系统的用电服务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量增长率计算方法,包括:
获取待评估月份的目标气温数据序列,以及所述待评估月份在上一年的历史气温数据序列;
对所述目标气温数据序列进行分段线性拟合,得到最优拟合函数,并计算所述最优拟合函数在每一预设的温度区间内的气温负荷灵敏度;
根据所述目标气温数据序列、所述历史气温数据序列和每一温度区间内的气温负荷灵敏度,计算所述待评估月份的日气温影响量序列;
根据所述日气温影响量序列与影响小时数的乘积,得到日气温影响电量序列,以计算所述待评估月份的总气温影响电量;其中,所述影响小时数与日昼时长呈正相关;
计算所述待评估月份的实际用电量与所述总气温影响电量的差值占所述待评估月份在上一年的实际用电量的比值,得到所述待评估月份的用电量增长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对所述目标气温数据序列进行分段线性拟合,得到最优拟合函数,并计算所述最优拟合函数在每一预设的温度区间内的气温负荷灵敏度,具体包括:
将所述目标气温数据序列划分为预设的日期类型的气温数据序列;其中,所述预设的日期类型为工作日、节假日和双休日;
分别对每一所述日期类型的气温数据序列通过至少一个预设的拟合函数进行拟合,并根据拟合度R2检验法为每一日期类型的气温数据序列选取最优拟合函数;
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计算每一最优拟合函数在每一预设的温度区间内的气温负荷灵敏度:
其中,ts和te分别为每一所述预设的温度区间的起始温度和终止温度;f(ts)和f(te)分别为每一所述预设的温度区间的起始温度和终止温度根据所述最优拟合函数f(x)计算得到的负荷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0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