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及其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8476.3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9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鹏;王锋涛;张小霓 | 申请(专利权)人: | 润电能源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10B53/07;C10B5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450046 河南省郑州市自贸试验区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处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多级反应器装置、与所述多级反应器装置相连接的过热蒸汽产生装置、与所述多级反应器装置相连接的尾气处理装置、以及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和所述多级反应器装置相连接的油水分离装置;其中,所述多级反应器装置包括多级反应器、沿所述多级反应器的多个反应舱长度方向运动的垃圾储料斗、以及牵引机构;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的燃烧器与所述过热蒸汽产生装置中的换热器相连接。以此结构设计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能够高效的对生活垃圾进行充分处理,且节能环保,处理效率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处理方法,采用该生活垃圾处理方法能够高效快捷的对生活垃圾进行充分处理,且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及其生活垃圾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幅度增加,每年产生将近10亿吨的垃圾,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处置的最主要方式是填埋,生活垃圾填埋带来了极大的环境问题:(1)大气污染。生活垃圾堆积释放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大气;(2)严重污染水体。雨水淋入产生的渗滤液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3)生物性污染。生活垃圾中有许多致病微生物,易滋生蚊、蝇、蟑螂和老鼠,危害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4)侵占大量土地。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亿平方米。
生活垃圾的成分一般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随着我国城市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中厨余、纸张、塑料、橡胶等有机物含量在不断提高。
高温过热蒸汽是一种携带大量热量的汽体,其温度可达600-800度。实验证明,使用高温过热蒸汽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高温过热蒸汽可使得垃圾中的塑料制品完全热解,以热解气和重油的形式排出,生活垃圾中的油脂也可分离出来,同时在热解过程中高温过热蒸汽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可防止生活垃圾中的金属氧化,这样就方便了后续的垃圾分类后进行填埋或可用物品回收。
相关技术中虽然有使用高温过热蒸汽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设备,但由于所采用的过热蒸汽温度较低,不能对生活垃圾进行完全处理,且无法对热解气中的油类物质及气态有机物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垃圾处理充分且效率高,较为节能。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处理方法,采用该生活垃圾处理方法能够高效快捷的对生活垃圾进行充分处理,且节能环保。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包括:
多级反应器装置,用于对预处理后的垃圾进行分级处理,其中,所述多级反应器装置包括多级反应器、沿所述多级反应器的多个反应舱长度方向运动的垃圾储料斗、以及用于牵引所述垃圾储料斗依次通过多个所述反应舱的牵引机构;
过热蒸汽产生装置,与所述多级反应器装置相连接用于将产生的过热蒸汽导入所述多级反应器;
尾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多级反应器装置相连接用于所述多级反应器装置内的尾气处理,其中,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的燃烧器与所述过热蒸汽产生装置中的换热器相连接;
油水分离装置,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和所述多级反应器装置相连接。
其中,所述多级反应器包括通过舱门依次分割而成的进料舱、反应舱及出料舱;所述反应舱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级反应舱、第二级反应舱及第三级反应舱。
其中,所述进料舱、所述反应舱及所述出料舱内均贯通设置有便于所述垃圾储料斗运动的导轨。
其中,所述过热蒸汽产生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净水箱、给水泵、所述换热器、以及过热蒸汽发生器,所述过热蒸汽发生器的过热蒸汽通过蒸汽管与所述第三级反应舱贯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润电能源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润电能源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84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