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截面异型铝板构件及生产、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8200.5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3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齐;张文;孙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2/9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陈刚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截面 异型 构件 生产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截面异型铝板构件及生产、装配方法,属于幕墙施工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骨架、第二骨架、第三骨架、连接构件和面板,所述第一骨架固定设置在墙体上,所述第一骨架上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骨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骨架连接,所述第二骨架上设有第二连接件和张紧机构,所述第二骨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三骨架连接,所述第三骨架通过张紧机构与第二骨架连接并实现张紧,所述连接构件设置在第三骨架上,所述面板通过连接构件覆盖在第三骨架的外侧,因大截面异型铝板构件因尺寸偏差导致现场装配不贴合造成的废工废件问题,提高了施工质量及生产效率,确保了外观造型,且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幕墙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通过BIM技术实现大截面异型铝板构件的生产、装配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工程施工中已经有大量幕墙铝板结构,为了保证楼体的流线形及美观,幕墙铝板造型多为大截面异型。本幕墙工程施工工艺是采用化学螺栓固定后置埋板,然后将角钢骨架焊接到埋板上,然后下料、制作安装异型铝板。骨架和铝板通常是根据设计单位出具的二维CAD图纸放样、制作。因业建筑师对造型美观的要求,造型中常出现大截面异型铝板构件,由于设计单位的图纸均为二维,构件的尺寸较难把握,现场遇异型时会出现进度慢,加工的构件与现场安装不贴合、返工等问题,很难保证施工质量及外观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大截面异型铝板构件的生产安装研究应对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故此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截面异型铝板构件及生产、装配方法,解决了大截面异型铝板构件因尺寸偏差导致现场装配不贴合并造成的废工废件问题,提高了施工质量及生产效率,确保了外观造型,且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截面异型铝板构件,包括第一骨架、第二骨架、第三骨架、连接构件和面板,所述第一骨架固定设置在墙体上,所述第一骨架上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骨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骨架连接,所述第二骨架上设有第二连接件和张紧机构,所述第二骨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三骨架连接,所述第三骨架通过张紧机构与第二骨架连接并实现张紧,所述连接构件设置在第三骨架上,所述面板通过连接构件覆盖在第三骨架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定位槽、张拉件和移动座,所述定位槽开设于第三骨架上,所述张拉件包括固定部和调节部,所述固定部铰接连接在第二骨架上,所述调节部与移动座铰接连接,所述移动座活动设置在定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内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限位槽、复位弹簧和固定板,所述限位槽开设在定位槽的槽壁上,所述限位槽与移动座匹配,所述限位槽的槽壁上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限位槽的一端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在复位弹簧作用下与定位槽设有限位槽的一槽壁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包括一体连接的固定座和连接部,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第一骨架的角端,第二连接件的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第二骨架的角端,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所述连接部上均设有快速安装结构,第一连接件的所述连接部通过快速安装结构与第二骨架匹配实现紧固,第二连接件的所述连接部通过快速安装结构与第三骨架匹配实现紧固。
进一步的,所述快速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槽、定位爪、调节件和压缩弹簧,所述安装槽开设于连接部上,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定位爪,所述定位爪的一端与调节件连接,所述调节件的外侧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定位爪通过压缩弹簧作用调节件致使定位爪远离调节件的一端外移至安装槽外。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所述连接部上均匹配连接有对应的锁止件,一个所述锁止件设置在对应第二骨架的外侧,另一个所述锁止件设置在对应第三骨架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8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