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救护车内饰板的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6923.1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2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凯福莱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C48/00;B29C37/02;B29C48/07;B29C48/18;B29C51/10;B29C51/14;B29C51/36;B29C51/42;B29C51/46;B29L7/00;B29L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俞鹏程 |
地址: | 31503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护车 内饰板 制备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救护车内饰板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框和盖板,所述模具框的上表面设有负压吸孔,所述盖板的下端面的中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模具框的平面尺寸相同,所述盖板覆盖于所述模具框的上方从而使得模具框的上表面与凹槽之间形成封闭腔,所述盖板的内部设有通风管道,所述凹槽的槽底设有第一风口,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第一风口相连通,所述凹槽的侧壁贯穿有第二风口;
所述第一风口有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凹槽的槽底的左侧与右侧,所述第二风口设于所述凹槽的前侧壁或后侧壁的中部;
所述第一风口为矩形,所述第一风口的长边与所述盖板的左侧边相平行;
还包括调节杆和叶片,所述叶片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风口下方并控制所述第一风口的开闭,所述第二风口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调节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风口并控制所述第二风口的开闭,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拉绳,所述调节杆的一端的拉绳与所述凹槽左侧的叶片相连接且另一端的拉绳与所述凹槽右侧的叶片相连接。
2.一种救护车内饰板的制备方法,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护车内饰板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双层共挤的工艺得到板材毛坯,所述板材毛坯的上表面为PMMA材料层且下表面为ABS材料层;
S2、根据需要将板材毛坯裁剪到相应尺寸,然后将板材毛坯固定到夹具上,并加热至软化状态;
S3、将板材毛坯移动至模具框上方,并将板材毛坯的外边沿与模具框的外边沿相贴合,使得板材毛坯与模具框之间形成密封环境;
S4、启动气泵使得板材毛坯与模具框之间形成负压,板材毛坯由于软化而被吸附至模具框上;
S5、对板材毛坯的上表面进行热风处理1~2分钟,热风的温度为110~180摄氏度;
S6、对板材毛坯的上表面进行冷风处理,使得板材毛坯冷却成型,得到板材成品;
S7、将成型板材脱模并修整废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救护车内饰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MMA材料层的厚度为0.4~0.8mm,所述ABS材料层的厚度为4~6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救护车内饰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加热温度为120~180摄氏度,软化时间10-2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救护车内饰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的热风处理中的热风由所述板材的外边沿吹向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救护车内饰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的冷风处理的时间为2分钟,此时模具框的温度控制在25~50摄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凯福莱特种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凯福莱特种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69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感应自动窗户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乳制品中残留农药含量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