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烹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9883.8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1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林宜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32 | 分类号: | A47J36/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张相钦 |
地址: | 31201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方法。该烹饪方法包括:进入加水预热锅阶段,包括:控制向料理锅内自动加水,加热预热料理锅;检测料理锅中的水温;在检测到的水温小于第一预设温度线时,继续加热;及在检测到的水温不小于第一预设温度线时,则维持第一设定加热功率加热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长;以及进入烹饪阶段,包括:在烹饪的过程中,检测料理锅中的食材温度;以及基于检测到的食材温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向料理锅中自动加水,并对烹饪过程进行控制。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方法能够有效防止烹饪过程中的食材烧焦糊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烹饪机的烹饪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人工作生活繁忙,大多数现代人没时间或不懂得如何炒菜做饭。烹饪机作为新一代的智能烹饪设备逐渐进入到现代人的家庭中。烹饪机的结构一般包括主机、料理锅、锅盖及搅拌刀等,其原理是利用电力驱动,对食材进行搅拌、翻动等。烹饪机不仅可以炒菜,并具有煎、烹、蒸、煮等功能。现有的烹饪机中,部分烹饪机系统中自带多种菜谱,用户只需要向烹饪机内投放菜品,并选择烹饪机的相应烹饪程序,就能实现自动炒菜,并且,设备操作简单方便。
但是,在炒菜过程中,不同食材的熟化时间与所需要的火候等不同,温度过高、水分过少时容易导致食材焦糊粘锅,甚至产生致癌物质及油烟,危害人体健康。市场上现有烹饪机的炒菜工艺通常需加入大量油脂来达到防止粘锅糊底等,但大量油脂的摄入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如引起肥胖、脂肪肝、三高等疾病。随着现代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追求少油又美味的食物,现有烹饪机的炒菜方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健康美味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食材烧焦糊底的烹饪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烹饪方法。所述烹饪方法包括:进入加水预热锅阶段,包括:控制向料理锅内自动加水,加热预热料理锅;检测料理锅中的水温;在检测到的所述水温小于第一预设温度线时,继续加热;及在检测到的所述水温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线时,则维持第一设定加热功率加热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长;以及进入烹饪阶段,包括:在烹饪的过程中,检测料理锅中的食材温度;及基于检测到的所述食材温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向料理锅中自动加水,并对烹饪过程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烹饪方法在烹饪前通过控制自动加水来预热料理锅,能够很好地模拟传统炒菜工艺中的“热锅加油”,解决市面上烹饪机冷锅加油或食材导致无法更好释放食材香味的缺陷。
而且,本发明的烹饪方法通过检测食材的温度来判断和控制是否向料理锅中自动加水,使得操作更加地简便智能;通过自动加水更加智能地控制锅内温度,防止食材炒焦糊底产生的油烟及致癌物;而且,通过自动加水,避免加入大量的油脂,实现“水油煎炒法”降低炒菜油脂量的效果,保证食材的口感与完整性,实现了美味与健康的并重。
进一步地,根据用户输入的菜品信息控制向料理锅内加入的水量,以所述第一设定加热功率对料理锅进行预热。
进一步地,所述烹饪阶段包括炒制阶段,所述炒制阶段包括:预先设置炒制对应食材所对应的设定加热功率及对应的预设温度线;在炒制对应食材的过程中,以所述对应的设定加热功率来炒制对应的食材,并将检测到的所述食材温度与所述对应的预设温度线进行比较;及基于比较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自动加水。通过设置预设温度线来进行温升判断,并由此来控制是否自动加水。
进一步地,根据用户输入的菜品信息,按提示分步骤地加入所需的食材进行炒制。从而,能够更好地释放食材的香味,提高食物的口感。
进一步地,所述炒制阶段还包括:预先设置炒制对应食材所对应的预设温度上升率;将检测到的所述食材温度的上升率与所述对应的预设温度上升率进行比较;及基于所述食材温度与对应的预设温度线的比较结果及所述食材温度的上升率与对应的预设温度上升率的比较结果来综合判断是否需要自动加水。通过设置多段预设温度线和温度上升率来综合进行温升判断,从而可以使得判断结果更加准确,确保更好的烹饪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98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