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筋基础胎膜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8892.5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9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强;江超华;柯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00 | 分类号: | E02D27/00;E02D29/02;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白晓晰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 胎膜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筋基础胎膜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基础混凝土垫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和两个三角形钢筋成型装置;基础混凝土垫层、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自基础坑的底部向上依次叠层设置;防水层与防水保护层的轮廓与基础坑的形状相适配;两个三角形钢筋成型装置中填充有水泥改良土,且两个三角形钢筋成型装置对称设置在基础坑的两侧且与位于基础坑侧壁的防水层相接;基础混凝土垫层的顶部与两个三角形成型装置的底部相齐。本发明采用水泥土与水泥毯形成一个三角挡墙胎膜,既保证了胎膜的强度又隔绝地下水的侵入,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并节约了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筋基础胎膜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建筑施工中,地下基础施工要求尽量减少基底暴露的时间,特别是对于危险性较大的深基坑工程,为了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需尽早形成支撑转换体系。传统的基础梁、承台、集水坑等模板采用砖砌体作为砖胎膜,且砖胎膜两侧需要进行砂浆抹灰找平,待抹灰达到干燥度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卷材防水层等后续工种的施工,砌筑工程量大、投入人力较多,抹面砂浆养护时间长,会存在开裂现象,施工质量难保证等弊端。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加筋基础胎膜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砖砌体作为砖胎膜导致的施工进度较慢、施工质量难保证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加筋基础胎膜结构,包括:基础混凝土垫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和两个三角形钢筋成型装置;其中,所述基础混凝土垫层、所述防水层和所述防水保护层自基础坑的底部向上依次叠层设置;所述防水层与所述防水保护层的轮廓与所述基础坑的形状相适配;两个所述三角形钢筋成型装置中填充有水泥改良土,且两个所述三角形钢筋成型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基础坑的两侧且与位于所述基础坑侧壁的所述防水层相接;所述基础混凝土垫层的顶部与两个所述三角形成型装置的底部相齐。
进一步地,上述加筋基础胎膜结构中,所述三角形成型装置包括:直角钢筋支架;其中,所述水泥毯倾斜搭设在所述直角钢筋支架两边之间,所述直角钢筋支架与所述水泥毯组成一三角形区域,所述三角形区域中填充有水泥改良土以形成三角形土堆挡墙;所述水泥毯的一端自所述三角形土堆挡墙底部向外延伸铺设第一预设长度,所述水泥毯的另一端自所述三角形土堆挡墙顶部向所述基础混凝土垫层顶部延伸且在所述基础混凝土垫层顶部延伸第二预设长度。
进一步地,上述加筋基础胎膜结构中,所述直角钢筋支架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第一竖向钢筋、多根间隔设置的第一横向钢筋和多根间隔设置的L型钢筋;其中,各根所述第一竖向钢筋的底部插入基础坑外基底素土夯实层中,且与各根所述第一横向钢筋交叉设置成网状结构;每根所述L型钢筋设置在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一竖向钢筋之间,各所述L型钢筋的长度较长的一边与各所述第一竖向钢筋平行设置,各所述L型钢筋的长度较短的一边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基础混凝土垫层顶部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地,上述加筋基础胎膜结构中,所述三角形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二横向钢筋和若干第二竖向钢筋;其中,各所述第二竖向钢筋自所述水泥毯表面插入基础坑外基底素土夯实层中,所述第二横向钢筋与各所述第二竖向钢筋相连接;各所述L型钢筋的长度较短的边远离所述第一竖向钢筋的一端与各所述第二竖向钢筋相连接;所述第二横向钢筋铺贴在所述水泥毯的底部。
本发明中,通过在基础坑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填充有水泥改良土的三角形钢筋成型装置,采用水泥土与水泥毯形成一个三角土堆结构的挡墙胎膜,既保证了胎膜的强度又在一定程度上隔绝了地下水的侵入,水泥毯的应用起到了包裹水泥改良土使之在受载时的整体性,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基础地板支设的长度较长,耗时较大,砌筑材料使用较多等不利因素,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并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88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