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唑联三氮唑膦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1693.1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6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魏文蕾;高中良;刘秋凤;林行军;王海洋;许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联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联化科技(盐城)有限公司;联化科技(台州)有限公司;联化科技(临海)有限公司;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6558 | 分类号: | C07F9/6558;C07D403/04;B01J31/24;C07D295/033;C07D295/096;C07D295/073;C07C209/10;C07C211/55;C07C211/48;C07C213/02;C07C217/84;C07C231/08;C07C233/65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蔡立丰 |
地址: | 30013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唑 联三氮唑膦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唑联三氮唑膦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保护气体下,溶剂中,在碱的作用下,将如式II所示的化合物和如式III所示的化合物进行如下所示的膦代反应得到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即可;其中,R1为氢、C1‑C6烷基或苯基;R2和R3为苯基;R4和R5独立地为C1‑C6烷基、C3‑C8环烷基或苯基;X为卤素。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吡唑联三氮唑膦化合物性质稳定,催化效果优、选择性高,能应用到胺及硼酸化合物和卤代物的催化偶联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吡唑联三氮唑膦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用于形成C-N、C-C、C-S、C-B键的反应是偶联反应。而且利用这些反应可以将简单的小分子转变为结构复杂的分子。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则是实现该类转换的有效手段之一。偶联反应主要包括Heck反应、Suzuki反应、Stille反应、Negishi反应和Buchwald-Hartwig反应等。这些偶联反应在合成聚合物、功能性材料、天然有机产物、医药及农药相关药物及中间体和生物活性化合物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
研究发现在催化偶联反应时,加入配体能有效降低催化剂的使用量,提高反应速率和反应的选择性。目前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是Buchwald配体,一类联苯类单膦配体,一般为双烷基膦配体。该配体由于下面芳基的位阻作用,增加了膦配体的稳定性,不易被空气氧化。但由于Buchwald配体不能大规模生产,Singer等人通过简单的直接缩合反应制备出由杂环生成的双核配体,经过不断修饰与改造制备出了Bippyphos配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本领域目前的应用于C-N及C-C偶联的配体单一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吡唑联三氮唑膦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吡唑联三氮唑膦化合物性质稳定、催化效果佳、选择性高,可应用到胺及硼酸化合物和卤代物的催化偶联中。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R1为氢、C1-C6烷基或苯基;
R2和R3为苯基;
R4和R5独立地为C1-C6烷基、C3-C8环烷基或苯基。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的R1为C1-C6烷基时,所述的C1-C6烷基为C1-C4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例如乙基。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的R4和R5独立地为C1-C6烷基时,所述的C1-C6烷基为C1-C4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再例如叔丁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联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联化科技(盐城)有限公司;联化科技(台州)有限公司;联化科技(临海)有限公司;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联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联化科技(盐城)有限公司;联化科技(台州)有限公司;联化科技(临海)有限公司;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16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摄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