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坯的制造方法及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69104.9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8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新国大介;白石利幸;左田野豊;宫嵜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B37/58 | 分类号: | B21B37/58;B21B1/00;B22D11/06;B22D11/1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方法 控制 装置 | ||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铸坯的制造方法,使用在铸坯的铸造开始前取得的表示支承铸造滚筒的壳体的变形特性和将铸造滚筒压下的压下系统的变形特性的铸造滚筒壳体压下系统变形特性,根据式(1)(轧机入侧的估算板厚)=(铸造缸的压下位置)+(铸造滚筒的弹性变形)+(铸造滚筒壳体压下系统变形)+(铸造滚筒的滚筒轮廓)-(压下位置零点调整时的铸造滚筒的弹性变形),计算铸坯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估算板厚,基于由式(1)计算出的估算板厚,计算入侧楔形比率和出侧楔形比率,对轧机的压下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入侧楔形比率与出侧楔形比率的差成为规定的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坯的制造方法及控制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8年10月22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198356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金属薄带(以下称作铸坯)的制造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使用双滚筒式连续铸造装置。双滚筒式连续铸造装置将一对连续铸造用铸造滚筒(以下称作铸造滚筒)平行地配置,使对置的周面分别从上方向下方旋转,向由这些铸造滚筒的周面形成的熔液积存部注入金属熔液,使金属熔液在铸造滚筒的周面上冷却、凝固,连续铸造金属薄带。一对铸造滚筒在铸造中维持着旋转轴的平行,以规定的推压力推压铸坯。从铸坯对于铸造滚筒的反作用力根据凝固状态而变化,有在宽度方向上成为不均匀的情况,难以严密地保持一对铸造滚筒的旋转轴的平行度。因此,有在铸坯中发生宽度方向两端部处的板厚的差、所谓的楔形(wedge)。如果发生楔形,则有在配置于铸造滚筒的铸造方向下游的轧机中发生蛇行(蜿蜒,蠕动、曲折)的情况,有引起通板(钢板通过)故障的情况。
例如,作为抑制轧机中的蛇行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一对铸造滚筒维持着相互平行的状态下对铸造滚筒的开闭、交叉角及偏移量进行控制来调整铸坯的隆起及楔形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向具有平行的旋转轴而保持任意的间隙向相互反方向旋转的2个滚筒的表面间隙浇入金属的熔液来铸造薄板的双滚筒式连铸机的压下控制方法。在该方法中,检测并将一方的滚筒的两端部的推压力相加,通过基于此的信号由油压缸以使一方的滚筒的两端的推压力的和成为规定的值的方式使另一方的滚筒的两端平行地移动,从而来减小楔形。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在用轧机出侧板厚计检测安装于从双滚筒送出的铸坯的前端的伪片的穿过后、将直列式轧机的辊间隔缩窄到轧制时的目标位置的轧制开始方法。在该方法中,变更轧机的辊交叉角或辊弯曲力,抑制铸坯的蛇行。
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对用双滚筒式连续铸造机制造的薄带铸坯的蛇行进行控制的蛇行控制方法的技术。在该方法中,基于在轧机入侧的两处以上检测到的铸坯蛇行量的差,对热轧机的左右的间隙差进行调整,抑制薄带铸坯的蛇行。
此外,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关于以轧机的蛇行的控制为目的的控制方法的技术。在该文献的方法中,公开了基于由设在轧架间的传感器检测到的板厚对入侧和出侧的楔形比率进行控制的技术。
此外,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在轧机的压下设定控制方法中,当在没有设置板厚计的情况下等求出板厚时将轧机伸长分离为各工作辊变形的贡献量和工作辊以外的变形的贡献量来估算板厚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966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1-16686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34310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03910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09-168810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昭60-0305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91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